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hc評:胡適時事畫的可能誤譯: Political Cartoons and Their Enduring Power/ "時事畫" (cartoons1914/黃文農1928 中國漫畫史/ 臺灣的漫畫發展

書評

政治漫畫及其經久不衰的威力


8年前,一組描繪先知穆罕默德的丹麥漫畫引發了許多穆斯林 地區的騷亂。在很多美國人眼中,這些抗議活動難以理解,是愚蠢的速寫畫挑起的一場集體脾氣大發作。穆斯林遭受到各種譴責,其中一條就是缺乏幽默感。但是, 漫畫文化也有它自己的浮沉史,如果這些抗議活動反映出更多漫畫文化的問題,而不是伊斯蘭文化的問題,那又如何呢?這就是維克多·S·納瓦斯基 (Victor S. Navasky)的《爭論的藝術:政治漫畫及其經久不衰的威力》(The Art of Controversy: Political Cartoons and Their Enduring Power)的一個核心問題。該書配圖巧妙,是作者深思熟慮的產物。

納瓦斯基曾是《國家》的編輯,也是已經停刊的幽默雜誌 《Monocle》的創始主編,有人形容他是「字詞達人」,但在這本書中,他卻熱衷於講述「圖畫達人」的故事。納瓦斯基把那些丹麥漫畫安置於高貴的同伴之 間,將它們與諷刺漫畫大師的作品相提並論,這些漫畫大師包括18世紀英國的威廉·霍加斯(William Hogarth)和19世紀法國的奧諾雷·杜米埃(Honoré Daumier)。相形之下,在美國,政治漫畫家獲得的讚譽比較少,這也許是因為沒有什麼東西比追逐新鮮的新聞報刊過時得更快,或者是因為現代主義的偏見:把美術定義為一種精英文化,任何擁有大量粉絲、可以定期收到工資的畫家都達不到這個標準。
  • 檢視大圖 托馬斯·納斯特 (Thomas Nast)1871年繪製的一幅諷刺政客的漫畫。
    托馬斯·納斯特 (Thomas Nast)1871年繪製的一幅諷刺政客的漫畫。
  • 檢視大圖 1954年,理乍得·尼克松成為了赫布洛克(Herblock)譏諷的目標。
    The Herb Block Foundation
    1954年,理乍得·尼克松成為了赫布洛克(Herblock)譏諷的目標。

但是,現如今,沒有人會否認托馬斯·納斯特(Thomas Nast)在繪畫方面的卓越不凡,他是美國政治漫畫之父,也是當時「紐約大對決」事件中的一名高人。作為南北戰爭之後《哈珀周刊》的一名漫畫家,納斯特把 威廉·特威德(William Tweed)打造成了市政府醜聞的特色標誌。就算你不知道納斯特的大名,你也可能見過他的一幅作品:一名肥頭大耳的政客,腦袋是一個鼓鼓囊囊的錢袋。

不同於報紙社論,漫畫的優勢在於簡潔明了和富有視覺吸引 力。它悄悄採用了被藝術史學家稱為「影像的圖騰力量」的東西——這個術語很長,在找到一種更準確的方式來指代圖像的內在感情主義之前,我們也只能用它。舉 例來說,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家人長什麼樣了,為什麼還要把他們的照片放在錢包里呢?要解釋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如果你覺得圖像的威力比不上文字,那你不妨這麼 來想:取出相框中你摯愛的人的照片,在裡面放上對他們的文字描述(「棕色頭髮,綠色眼睛,左邊眉毛上方的傷疤」),那將會是多麼荒謬。
漫畫跟錢包里的照片有類似之處,它為侮辱和冒犯提供了非凡 的機會。「漫畫打着詼諧誇張的幌子,隱晦地宣稱,醜陋失真的描繪實際上揭示了一個人可悲特質的真相。」納瓦斯基問道,「對於一個人的自我意識來說,還有什 麼東西會比這更危險呢?」換句話說,諷刺漫畫的要旨在於扭曲人類的面部,使之遠離經典的對稱美,向著科學怪人的方向靠攏,而諷刺漫畫的藝術,就是篡改一個 人的外表,喚起人們在高中時代那種害怕自己被打上「不合格」標籤的情緒。

歷史上最有名氣的政治漫畫就充滿了肢體醜化的視覺形象,這 很能說明問題。上蒼的作弄,讓路易-菲利普國王(King Louis-Philippe)天生長了一個梨形腦袋,杜米埃利用這一點,開創了自己的整個第二職業生涯。在杜米埃的版畫《巨人》(Gargantua) 中,國王被描繪成吃人的怪胎,他張着嘴,彷彿是在補牙,一條陡峭的木製坡道從地面升到他的嘴裡,法國人民正沿着坡道往上爬。這張漫畫直白得足以把杜米埃送 進牢房。

就像原子裂變一樣,政治漫畫既可以用來行善,也可以用來作 惡。每出現一幅擁護公正的漫畫,就會存在另一幅迎合種族成見、煽動偏見和憤怒不滿情緒的漫畫。納瓦斯基專門用了一章來講納粹小報《先鋒報》(Der Stürmer),這份報紙專攻猶太人漫畫——畫中所有的猶太人都有又肥又圓的鼻子和讓人毛骨悚然的昆蟲狀軀體——並讓德國人習慣於圖像化的惡毒謾罵。這 是一個令人不安的章節。

書的前四章基本上是漫畫史的沉思錄,相當動人,但其餘的章 節非常雜亂,無法為讀者提供太多的閱讀樂趣。它彙集了31篇文章,涉及31位來自不同世紀、不同大陸的漫畫家,文集的通病也出現在這本書中:它遺漏的東西 有時候比它覆蓋的內容更明顯。比如說,加里·特魯多(Garry Trudeau)、湯姆·托爾斯(Tom Toles)、湯姆·拖莫若(Tom Tomorrow)和珍·索倫森(Jen Sorensen)在哪裡呢?他們也是一流的政治面紗及偽裝揭露者。而且,除了早已過世的凱特·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之外,為什麼沒有女性漫畫家被提到?納瓦斯基沒有解釋原因。他的文章有時候水分多得驚人,真知灼見太少,提及朋友和同事的離題內容又太 多。「2010年夏天,在羅馬豪華的拉斐爾酒店裡,」他寫道,「我在電梯上遇到了羅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他出生在澳大利亞,曾擔任《時代周刊》的藝術評論家,現在已經過世。」這句話本身就勾勒出了一幅漫畫:兩個以尖刻批評權力和財富聞名的記 者,卻在一家豪華酒店裡相遇。

當前,政治諷刺漫畫的未來似乎充滿了不確定性,就跟報紙本 身的未來差不多。報紙發行商正在爭先恐後地尋找方法,希望在網絡上獲得永生。與此同時,納瓦斯基認為,漫畫可以從這種新技術中受益。「互聯網和數字媒體並 沒有讓漫畫顯得過時,」他寫道,「反而能把漫畫傳播給更多的觀眾。」這似乎是個好消息。然而,傳播渠道的增加跟創作的復興不是一回事,到目前為止,所有的 知名新聞網站都拒絕了自己聘請政治漫畫家的機會。只有Politico是個例外,該網站的常駐畫家馬特·維克爾(Matt Wuerker)用漫畫來詮釋奧巴馬政府上演的劇情。

總的說來,現在的報紙漫畫家不再擁有赫伯特·布洛克 (Herbert Block)鼎盛時期擁有的那種無邊法力了。布洛克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叫赫布洛克(Herblock),把尼克松的下頜和小圓眼睛塑造成「水門事 件」標誌的人就是他。漫畫仍然存在,但是那種影響力強大的、可以像驚嘆號一樣富有衝擊力地插入大量公眾演講之間的漫畫,它們是否仍然存在,目前還不清楚。 此外,在猛戳政治領導者和國家的缺點時,最令人難忘的表現來自於深夜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喬恩·斯圖爾特(Jon Stewart)和斯蒂芬·科爾伯特(Stephen Colbert),而他們的特長既不是撰文,也不是繪畫。某時某刻,就在我們眼前,政治諷刺的藝術從晨報的版面潛入到了深夜的聒噪中。

本文作者Deborah Solomon是《紐約時報書評》的長期撰稿人,著有《烏托邦綠化帶:約瑟夫·康奈爾的生活與工作》(Utopia Parkway: The Life and Work of Joseph Cornel),以及即將出版的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傳記。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6月2日。
翻譯:土土

Political Cartoons

It has been eight years since a set of Danish cartoons portraying the prophet Muhammad incited rioting in much of the Muslim world. In the eyes of many Americans, the protests were incomprehensible, a collective temper tantrum spawned by dopey sketches. Muslims were accused, among much else, of lacking a sense of humor. But what if the outcry reflected less on Islamic culture than on cartoon culture, which has its own history of flare-ups and meltdowns? The question goes to the heart of Victor S. Navasky’s thoughtful and deftly illustrated book, “The Art of Controversy: Political Cartoons and Their Enduring Power.”
Navasky, a former editor of The Nation and the founding editor of the defunct humor magazine Monocle,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word man,” but here he is eager to dwell among image people. He situates the Danish cartoons in exalted company, rubbing them up against the work of canonical masters of graphic satire like William Hogarth in 18th-century England and Honoré Daumier in 19th-­century France. In America, by contrast, political cartoonists are less recognized, perhaps because nothing grows stale faster than fresh newsprint, or perhaps because of the modernist bias that defines art as an elite affair from which any artist with a large following and a regular paycheck is disqualified.

  • An 1871 Thomas Nast cartoon took on Tammany Hall.
    An 1871 Thomas Nast cartoon took on Tammany Hall.
  • 查看大图 Richard Nixon found himself the target of Herblock in 1954.
    The Herb Block Foundation
    Richard Nixon found himself the target of Herblock in 1954.
Today, however, no one would deny the graphic excellence of Thomas Nast, the father of American political cartooning and a master of the timely, New York smackdown. Working as a caricaturist for Harper’s Weekly in the years following the Civil War, he turned William Tweed into the defining emblem of city-hall sleaze. If you do not know Nast’s name, you know his image of a corpulent politician with a stuffed moneybag for a head.
Unlike a newspaper editorial, a cartoon has the advantage of visual oomph and succinctness. It poaches on what art historians call the “totemic power of images” — a chunk of jargon that will have to suffice until someone finds a more precise way to describe the inherent emotionalism of pictures. There is no easy way to explain, for instance, why we carry photographs of family members in our wallets when we already know what their faces look like. If you doubt that images are more powerful than words, think of how absurd it would be to give up photographs of people you love and instead frame written descriptions of them (“brown hair, green eyes, scar above left eyebrow”) for display in your home.
Caricatures, compared with wallet photographs, offer singular opportunities for insult and offense. “What can be more dangerous to one’s sense of self,” Navasky asks, “than caricature’s implicit claim that, in the guise of jokey exaggeration, the grotesque distortion in fact reveals the truth about one’s miserable character?” Put another way, the art of caricature, which by definition twists and torques the human face away from classical symmetry and in the direction of Frankenstein’s monster, tampers with a person’s appearance and speaks to the high school fear of being tagged as a reject.
Tellingly, history’s most famous political cartoons abound with visions of bodily disfigurement. Daumier fashioned a whole second career from the quirk of nature that endowed King Louis-Philippe with a pear-shaped head. His lithograph “Gargantua” portrays the king as a man-eating freak, his mouth stretched open as if for dental work and rigged with a steep wooden ramp up which the citizens of France are ascending. The image was sufficiently unflattering to send Daumier to jail.
Like atom-splitting, a political cartoon can be harnessed for either good or evil. For every cartoon that champions justice, there is another that panders to racial stereotype and sets out to foment prejudice and furious resentment. Navasky devotes an unsettling chapter to Der Stürmer, the Nazi tabloid that specialized in cartoons of Jews — all bulbous noses and creepy-crawly insect bodies — and acclimated Germans to a diet of vicious graphic invective.
Although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of Navasky’s book amount to an engaging meditation on cartoon history, the remainder is too disjointed to offer much in the way of reading pleasure. It brings together 31 essays on as many cartoonists from different centuries and continents, and is afflicted by the anthology curse, whereby the omissions sometimes overshadow the inclusions. Where, for starters, are Garry Trudeau, Tom Toles, Tom Tomorrow and Jen Sorensen, who rank among our most gifted lifters of political veils and pre­tenses? And why are there no female graphic artists featured here, besides the long-dead Käthe Kollwitz? Navasky doesn’t explain. At times his prose is surprisingly puffy, with too few insights and too many tangential shout-outs to his friends and colleagues. “In the summer of 2010 in an elevator at the estimable Hotel Raphael in Rome,” he notes, “I spotted Time’s brilliant former art critic, the late Australian-born Robert Hughes.” The sentence gives rise to its own cartoon image: Two journalists known for their scathing criticism of power and wealth mingling in a luxury hotel.
At the moment, the future of political cartoons may seem as uncertain as that of newspapers themselves, whose publishers are scrambling to devise the formula that will grant them eternal online life. In the meantime, Navasky contends, cartoons stand to benefit from the new technology. “Rather than dating them,” he writes, “the World Wide Web and digital media appear to extend their reach.” This might seem to be good news. Yet an increase in distribution channels is not the same thing as a creative renaissance, and so far major online news sites have resisted the chance to hire their own political cartoonists. An exception is Politico, where the resident artist Matt Wuerker casts a comic beam of light on the drama of Obama’s Washington.
All in all, newspaper cartoonists no longer wield the incalculable sway they had in the heyday of Herbert Block, better known as Herblock, who turned Nixon’s jowls and beady eyes into the face of Watergate. We still have cartoons, but it is not clear that we have influential cartoons, the kind that once inserted themselves into the stream of public speech as emphatically as exclamation points. Besides, the most memorable jabs at our political leaders and national foibles these days come from Jon Stewart and Stephen Colbert, who are not known to play around with ink and artists’ brushes. At some point, right in front of our eyes, the art of political satire sneaked from the pages of morning newspapers into the din of late-night.
Deborah Solomon, a frequent contributor to the Book Review, is the author of “Utopia Parkway: The Life and Work of Joseph Cornell” and a forthcoming biography of Norman Rockwell.




 1928.10.25 周四日記有貼一張

"這幅諷刺畫很有風味  中國近年的諷刺畫進步很慢 黃文農*的這幅使我發生不少希望"
(該畫為京戲  "修文"  國民舞臺   "偃武"之兩演員前都有內政部去朝拜?

修明文教,偃息武備。三國演義˙第九十八回:「只宜修文偃武,增設學校,以安民心。」亦作「偃武修文」、「偃武興文」。

 百科
 中文名: 黃文農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松江縣出生日期: 1903逝世日期: 1934(1903~1934年)

代表作品: 《最大的勝利》
 
黃文農,松江縣人,家住松江城內。家境清寒,16歲,進上海中華書局,當石印描樣學徒。喜愛美術,用心學習,畫技漸精。不久,調至《小朋友》雜誌任美術編輯。開始對漫畫產生興趣,經常習作漫畫。民國14年(1925年)初,首先在《晶報》上發表,後即為該報編輯。不久,《東方雜誌》也特約他為漫畫作者,作品得經常發表,其漫畫鋒芒所指,主要為帝國主義和軍閥。 “五卅”慘案發生後,發表作品《最大的勝利》和《公理、親善、和平、人道》,曾被群眾複製放大,張貼通衢,稱他為“政治漫畫家”。編輯本段社會評價曾與張光宇、魯少飛、葉淺予等一起編輯《時代漫畫》。民國16年,北伐軍進駐上海後,任上海淞滬警察廳政治部海軍政治部宣傳科藝術股長。 “四一二”政變後,政治部宣告解散。後即參與創組我國最早的漫畫團體——漫畫會,並為製作會徽。民國17年4月,與丁悚、張正宇、張光宇、葉淺予、魯少飛創刊《上海漫畫》。作《大拳在握》,刊在《上海漫畫》封面上,尖銳地抨擊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其政治漫畫善於用大塊黑白以顯示畫面,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其獨特風格,與豐子愷齊名。英國大文豪蕭伯納到上海,文農由友人介紹與蕭相見,蕭看了文農作品,稱讚他“敢於坐在英帝的槍口上罵帝國主義​​者”。長期過著靠投稿賣畫為生的窮困生活。病逝前,家庭失和,孤獨一身,貧病交迫,但仍在為《時代漫畫》作畫。逝死後,由友人料理喪事。






****
1914年7月12 作45幅"時事畫" (cartoons) 冊的說明
這計畫應該是有史以來中文最早介紹歐(英德法義)美 的時事諷刺的漫畫 可惜胡適沒找報社發表
吾人今日讀"此世紀"前14年的抽樣 真是寶愛之
胡適還發現美國一幅談"中國以自由女神為其神物" (革命) 乃抄襲德國者




胡適博士曾說:「西國報章多有「時事畫」一欄,聘名手主之。其所畫或諷刺時政,或褒貶人物,幾於不著一字而利如鋒霜,爽如哀梨,能令人喜,亦能令人嘆息,其為畫也,蓋自成一種美術。」

"題歐戰諷刺畫":

胡適日記全集 , 第 2 卷 1915-1920 頁150


胡適之先生的集《時事畫四十五幅》 (《留學日記》1914712日;《胡適日記 1910-1914(333-371)說:其作者的國籍分布:「計美人所作者二十幅,英十一,荷二,奧二,意、法、墨各一」這45幅中以戰爭與和平為主 (兩幅關於辛亥革命與自由女神像 (可比較1989年的天安門革命)有些關於工商業的:美國反壟斷法Sherman Law下貝爾和西盟兩電話公司自行解散;美孚石油 (Standard Oil) 收買官吏議員等公司門口四個「臣門若市」;紐約的工廠童工:晨四時即動工,深夜始下班。胡適最欣賞的一幅是講老羅斯福競選(1912) Theodore Roosevelt, U.S. Presiden 1858-1919的「趨時」:羅斯福如吧台服務員政見琳瑯,要什麼都有:WHAT’S YOURS (--Mayer in N. Y. Times)----hc評:胡適時事畫的可能誤譯
這張被潘光哲論文"青年胡適之"民主經驗"等引用過,不過作者們可能都沒有核對過元英文,而胡適在1~2處的翻譯可能是錯的,譬如說,將Federal Control 翻譯成"統治托拉斯",最右邊的"人口問題"也奇怪,英文似乎為" Race Sucide ? (末字看不清)"。

---

中國漫畫史

這是第一部系統研究與介紹中國古代、近現代及當代漫畫發展歷史的專著,同時也是一本清閑可讀的通俗讀物。

漫畫史是一個有趣的選題,同時也是新聞學、藝術學、史學的交叉學科。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對歷史上的中國漫畫進行了精心的梳理,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對中國漫畫的產生、發展、演進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書中有很多章節的寫作都非常扎實,考證嚴密,內容充實,分析鞭闢入里。比如,黃鎮反映長征的《西行漫畫》、丁聰反映解放後北京新貌的專欄漫事《北京小事 記》,這些內容都非常精彩。書中對一些新聞漫畫大家,比如沈泊塵、黃文農、張光宇、魯少飛、華君武,也作了重點論述,對他們在中國漫畫發展史上的貢獻與地 位作了恰如其分的評價。此外,對批判“胡風反革命集團”的漫畫的介紹與反思,對“大躍進”漫理的歸納和一分為二的評價,也是本書的亮點。

詳細資料

  • 規格:平裝 / 476頁 / 19cmX26cm / 普級 / 單色 / 初版
  • 出版地:大陸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漫長孕育︰未形成獨立畫種的中國古代漫畫(西漢-1898年)
第一節 中國古代的漫畫作品
第二節 關于中國古代漫畫的爭論
第三節 中國古代漫畫的特點及未形成獨立畫種的原因
第二章 尖尖小荷︰初登歷史舞台的清末民初漫畫(1898年-1919年5月)
第一節 中國現代漫畫的出現
第二節 清末民初報刊上的漫畫
第三節 第一份專門刊登漫畫的期刊《上海潑克》
第四節 對民國的歌頌與對復闢的鞭答
第五節 清末民初漫畫家及其作品
第三章 霜刃初試︰“五四”及大革命時期的漫畫(1919年5月-1927年4月)
第一節 “五四”時期的漫畫
第二節 高產畫家但杜宇、丁悚
第三節 抒情漫畫大師豐子愷
第四節 “五卅”前後的漫畫
第五節 “大革命”中的漫畫
第四章 漸入佳境︰十年內戰時期的漫畫(1927年4月-1937年6月)
第一節 新聞漫畫大師黃文農
第二節 領軍人物張光宇、魯少飛
第三節 第一個漫畫家團體——漫畫會
第四節 蘇區漫畫
第五節 反映長征的《西行漫畫》
第六節 漫畫中的救亡呼聲
第七節 連環漫畫的興起與繁榮
第八節 漫畫家中的“資產階級”郭建英、張英超
第九節 首屆全國漫畫展覽會
第十節 漫畫理論的初步探討
第五章 匕首投槍︰異常活躍的抗戰時期漫畫(1937年7月—1945年9月)
第一節 抗戰漫畫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漫畫界救亡協會及漫宣隊
第三節 解放區及八路軍、新四軍的漫畫創作
第四節 活躍在國統區和香港的漫畫家
第五節 漫畫理論研究的重要收獲
……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漫畫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它是18世紀初年建成的一個新畫種。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擺脫了封建枷鎖,人民開始敢于公開評論時事了。畫家用畫來評說時事,為強化 評議效果,用夸張畫法,把所評問題表現得非常突出。畫中人物畫得夸張,就顯得出奇有趣,看來滑稽可笑,引起讀者矚目。報紙刊物自然樂于采用這種畫作社評, 因之廣為流行,在讀者中顯現出這種畫不同一般的藝術性,因而得出個特殊的名稱叫cartoon,中文譯為“漫畫”,音譯“卡通”,並有了專業漫畫家。由此 可知漫畫具有兩個藝術特性,其一,有語言功能,其二,諧趣可笑。

古時中國畫家有時也會因有所感而戲筆作畫,表現自己的想法,也會畫得夸張、有趣,如明朝李士達畫的《三駝圖》。但中國古時處于封建專制時代,人們不敢公開 評議時事,只能畫些不涉及國事的畫,也還是當作傳統繪畫形式來畫的,自然為數極少,也不知是一特殊畫種。別的國家古時同樣會有這類的畫,但那時也還沒有 “漫畫”這個公認的畫種。在中國,直到20世紀初年,封建帝制被推倒時,報刊上才有作為獨立畫種的漫畫,也才開始出現中國的專業漫畫家。我國的漫畫流行比 英國遲兩百年,比日本遲一百年。至今我國還有不少人對漫畫所知有限。上海的外國租界多,其僑民(尤其是歐美日本僑民)也最多,國民黨政府要依靠這些國家, 在它們面前,總要打一點“民主”旗號,給漫畫留一點發表的地方,但只許在上海的幾種雜志上,其他省市平時則很難見到。早年在北京,在報上見過發表一種滑稽 的漫畫,內容與時事無關。1946年秋,國共兩黨聯合抗日勝利後,在上海報刊上還能發表漫畫,但兩年後,國民黨面臨潰敗,又嚴禁漫畫,許多漫畫家遭到迫 害。

漫畫是因社會的發展與進化而出現的畫種,自然與社會發展與進化的步調相適應,所以漫畫藝術的發展與盛行,對社會發展與進步都有利。

甘險峰教授的這部《中國漫畫史》,是中國的第三部《中國漫畫史》。此前的兩部同名著作分別出自台灣學者李闡和內地學者畢克官、黃遠林之手。李闡的《中國漫 畫史》于1978年由台北世系出版社出版,該書實際上是一部民國以前的中國古代漫畫史。畢克官、黃遠林的《中國漫畫史》于1986年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 版,全面展現了中國漫畫發展的歷史軌跡,分“古代的漫畫”、“清末民初的漫畫”、“五四運動時期的漫畫”、“20年代的漫畫”、“30年代的漫畫”、“抗 日戰爭時期的漫畫”、“解放戰爭時期的漫畫”七個部分,勾畫出了中國漫畫發展的基本輪廓,對中國漫畫史的發展規律進行了初步總結。遺憾的是這本書下限到 1949年,因此,新中國漫畫發展的成就尤其是改革開放後的新成就沒在書中得到體現。甘險峰教授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對中國百余年的漫畫發展史進行了 系統研究和精心梳理,寫成這部洋洋灑灑數十萬字的大書,清晰地描繪了中國漫畫的發展脈絡,全面展示了中國漫畫的最新成就,是中國漫畫史研究的又一部里程碑 式的著作。作為一位老漫畫工作者和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名譽會長,看到這部大書的出版,我是非常高興的。我相信,該書的問世一定有助于中國漫畫的發展和壯 大,也會促進社會的不斷進步。是為序。

方成
2006年11月5日
***
http://www.tpml.edu.tw/ct.asp?xItem=1140244&CtNode=33785&mp=104021

讀漫畫史

讀漫畫史



西洋漫畫起源
西洋的有漫畫,是十六世紀開始的。十六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 有一位大畫家,名曰列奧那多‧達‧芬奇(Leonardo do Vinco)的,作大壁畫時,先用小紙速寫所見的人物的面貌姿勢,作為參考品。他的速寫,往往誇張面貌姿勢的特點,作滑稽可笑的表現。這正是西洋 Caricature的起源。(豐子愷,《豐子愷漫畫文選集》下冊,頁729)
東洋漫畫起源
漫 畫在日本,發展最早且盛。八百年前,我國宋朝盛行院體畫。日本人曲意模仿,遂成藤原時代的隆盛。藤原畫壇的主力,實為漫畫。不過那時不稱為漫畫,而稱為 「鳥羽繪」。因為那時有一個大畫家名叫鳥羽僧正的,用中國畫的筆法寫現實生活,題材都帶滑稽味。他的畫派就叫「鳥羽繪」。到了鎌倉時代,盛行「繪卷」。繪 卷就是在很長的手卷上繪寫一故事。猶似現今流行的連續漫畫。到了室町時代,有諷刺畫大家土佐光行、土佐光信,所作的畫與漫畫更相接近。到了德川時代,盛行 「浮世繪」,即描寫浮世日常生活狀態的畫。浮世繪中用簡筆的,特稱為「漫畫」。漫畫二字自此出現。(豐子愷,《豐子愷漫畫文選集》下冊,頁730)
中國漫畫起源
豐 子愷曾說:「漫畫在中國,是民國十三、四年間開始流行的,那時上海有《文學周報》」。豐子愷的畫也曾經在文學周報中發表,名為「子愷漫畫」,漫畫從此流行 起來。在豐子愷開啟漫畫流行風氣之前,中國雖然無漫畫之名,確早已有漫畫之實。清末,陳師曾的簡筆發表在《太平洋報》上,當時雖然不稱為漫畫,其實已是一 種漫畫。漫畫重意義而用簡筆,中國古來的急就畫、即興畫,都已含有漫畫的份子。(豐子愷,《豐子愷漫畫文選集》下冊,頁728)
臺灣漫畫起源
臺 灣漫畫在廿世紀初的日本統治時代,即受日本「潑克」文化的影響而發行《臺灣潑克》期刊,但臺灣漫畫家仍對本土的意識濃烈,創作均富有道地的地方色彩。一九 二七年楊國城與陳繼章二人繪製一幅臺灣總督立於資本城之政治漫畫,而遭處分。一九三o年代因日本兒童漫畫的興起,陳定國、王朝基、陳光熙、洪晁明及許丙丁 等亦受日本流行漫畫影響而創作,如洪晁明的《建設阿婆》及許丙丁的《現代封神榜》。一九三五年雞籠生(原名陳炳煌)出版《雞籠生漫畫集》為臺灣第一個出書 的漫畫家(洪德麟,《臺灣漫畫四十年初探》,頁36、李闡,《漫畫美學》,頁115)
臺灣的漫畫發展
李闡在《漫畫美學》中將臺灣漫畫發展分為五個時期:
1. 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為萌芽期:民國三十四年《新新》月刊創刊,主要由新竹市的「新高漫畫集團」成員四大編輯陳家鵬、王花、葉宏甲、洪晁明主持,與陳定 國、梁梓義、華王兒、王華、葉保全、葉大仙、王天神、天神及雷光等人,可稱為臺灣本土的第一代漫畫家。此時期的代表作包括了:王朝宗創作的《水滸傳》為臺 灣光復後第一本連環漫畫單行本。一九四七年經歷二二八事件後,臺灣漫畫也受到頓挫,暫時沉寂。

2. 一九四九至一九六0年為興盛期:隨中央政府遷臺之前輩漫畫家如梁又銘、梁中銘首創八開本《圖畫時報》。《中央日報》、《新生報》、《日日新報》、《戰友周 報》等於此一時期開闢版面提供了為數極多的時事評論漫畫。政治漫畫家如朱嘯秋、陸慶祥、友心;反映時事與社會現象的如石青、亞文、斌人、馬得等。另外,張 有為的四格單元《劉郎奮鬥史》是自傳式的題材、廖未林的《小雀斑》、牛哥的《牛小妹》、陳弓的《阿華》則為當時兒童漫畫的代表作。至於連環漫畫如陳海虹的 《小俠龍捲風》、葉宏甲的《諸葛四郎》、陳定國的《呂四娘》、劉興欽的《阿三哥》、《大嬏婆》等膾炙人口的連環漫畫締造了空前?後的漫畫黃金時代。一九五 七年第一屆漫畫展覽空前成功,此一時代後期孕育出的漫畫家還包括了林文義、洪義男、許淞山、游龍輝、楊進士等持續推動兒童漫畫的創作。

3. 一九六一至一九八一年為衰頹期:由於一九五二年中央、新生兩報的漫畫版相繼停刊,轉載外國漫畫的風氣取代了本土的評論漫畫。雖然為臺灣漫畫引進了國際觀, 不過也間接影響了本土漫畫發表的創作園地。另外,國立編譯館於一九六二年公佈「連環圖書輔導辦法」,無謂的挑剔與刁難令漫畫家嘀笑皆非。日本的盜版漫畫及 媚俗的文化移植及市場導向,甚至對文化教育影響,至今皆為優質漫畫的最大隱憂。

4. 一九七四至一九八二年為轉型期:此一階段的主要特色在於漫畫推廣活動的辦理及國際漫畫文化的交流,前者以臺北市新聞處於一九七四年舉辦之「第五屆中國當代 漫畫展」為例,參與的漫畫家多達八十九人且觀賞民眾亦達十五萬人次。「中華民國漫畫學會」亦於一九七四年成立,一九八六年李闡等四人並接受美國亞洲協會推 薦,進行三年三梯次,每梯次各為期一個月的訪美漫畫交流活動。行政院新聞局亦於一九八七年主辦「李表哥國際漫畫比賽」,開啟了漫畫家國內外交流的先河。值 得注意此一時期的漫畫期刊如《漫畫劇場》《皇冠漫畫周刊》《歡樂漫畫半月刊》《漢堡漫畫》《漫畫捷豹》都以專欄或連環漫畫的形式提供本土漫畫家非常多的發 表園地。此一時期發表兒童漫畫的漫畫家主要如邱若山、邱若龍、孫家裕、敖幼祥、麥仁傑、洪德麟、劉興欽、鄭雅鈴、劉宗銘、王金選、王平等人皆已展露頭角。 5. 一九八三年迄今為成熟期:此一時期的主要特色包括漫畫的多元化、連環漫畫的流行、漫畫理論的研究、漫畫人才的培訓與獎勵及國際觀。

近代漫畫發展紀要
西元1935年
雞籠生《雞籠生漫畫集》第一集出版
西元1945年
王朝宗《水滸傳》第一集出版 新新月刊創刊
西元1947年
王朝宗《貂蟬》出版
西元1948年
日‧手塚治虫進軍雜誌 梁中銘《土包子下江南》、牛哥《牛伯伯打游擊》、 廖未林《小雀斑》及陳青禾《娃娃日記》出版 臺灣兒童月刊、小學生月刊 及「圖畫時報」三日刊創刊
西元1949年
美‧E.C.恐怖漫畫大流行 中央日報漫畫半週刊及新生漫畫雙日刊創刊
西元1950年
美‧《淘氣阿丹》登場 日‧《原子小金鋼》誕生
西元1951年
美‧狄斯耐《愛麗絲夢遊記》全球上映
西元1953年
美‧狄斯耐卡通《小飛俠》完成 羊鳴《小八爺》及陳定國《三藏取經》出版 天風畫報月刊、兄弟畫報月刊及學友雜誌月刊創刊
西元1954年
張有為「漫畫藝術」出版 劉興欽《尋仙記》、王小痴《三叔公》及雞籠生《雞籠生漫畫集》第二集出版 東方少年月刊及小學生畫刊創刊
西元1955年
美‧狄斯耐樂園開放及米老鼠電視影集推出 新學友雜誌及學友世界創刊
西元1956年
日‧東映動畫成立 革命軍畫報創刊
西元1957年
大陸版《中國連環國畫史話》出版 中國美術協會於臺北市中山堂主辦「第一屆漫畫展覽」
西元1958年
漫 畫周刊流行 漫畫出租風靡 星火《乾隆下江南》、葉宏甲《諸葛四郎》 山巴《反共小英雄》、黃鶯《地球先鋒號》、陳海虹《小俠龍捲風》、洪義男《月光女郎》、陳定國《呂四娘》、劉興欽《反共雙鎗俠》及徐麒麟《三斗米》出版 漫畫大王週刊、漫畫週刊、少年世界週刊、時代少年週刊、少年週刊、模範少年週刊、人文週刊、新少年週刊、寶島少年週刊及綜合漫畫週刊創刊
西元1995年
美‧狄斯耐《睡美人》上映 日‧少年漫畫周刊創刊 四郎與真平旋風 王朝基《金鷹天使》及陳定國《孟麗君》出版 漫畫天地週刊、臺灣兒童世界、學伴週刊、正聲兒童週刊及康樂漫畫週刊出版
西元1960年
單行本漫畫流行 淚秋《紫電青霜》、洪義男《天下第二人》、林大松《義俠黑頭巾》及陳益男《怪手書生》出版 新生兒童月刊及童年雜誌創刊
西元1961年
美‧《101忠狗》卡通上映 日‧手塚治虫成立卡通公司並取得博士學位 許松山《虎豹獅象》、簡浩正《諸葛孔明》、游龍輝《仇斷大別山》、陳海虹《楓林恩仇》、黃鶯《旋風三號》及家菊《黑虎金娃》出版
西元1962年
四郎與真平拍成電影 教育部公佈「連環圖畫輔導辦法」 旭新《三兄弟》、紀慶堂《碎屍魔》、陳清文《死之城》、翁泉芳《夜行劍》及水盛《再見情人》出版
西元1963年
美‧ 《蜘蛛人》獨立出刊 日‧第一部電視卡通片《原子小金鋼》上映 臺灣漫畫周刊時代結束 錢孟龍《西遊記》、陳寶枝《玉鏡緣》、海龍《苦命兒》、山巴《三八小姐》、牧羊女《老博士》、藍傳源《江湖人》、李政雄《小五義》及洪義男《天魔令》出版
西元1964年
單行本漫畫市場活絡,創作水平漸低落 蔡志昌《龍蟠令》出版
西元1965年
美‧《天生倒霉相》上檔及恐怖誌《克利比》《艾利》創刊
西元1966年
漫畫審查辦法實施 漫畫家改行風盛 向冠生《孫臏鬥海潮》出版 王子雜誌半月刊及天龍少年半月刊創刊
西元1967年
美‧《森林王子》卡通上映 教育部發佈「國立編譯館連環圖畫編印及送審事項」 中國少年半月刊創刊
西元1968年
日‧大學生熱愛漫畫《巨人之星》 勇士半月刊創刊
西元1969年
日‧《小拳王》走紅及《帶子狼》大轟動 陳海虹《綠虹劍》、《武林奇俠》
西元1970年
游龍輝《一代劍聖》出版 漫畫雜誌月刊創刊
西元1972年
日‧須山計一著《漫畫博物誌世界編》及《漫畫博物誌日本編》出版 小讀者月刊創刊
西元1973年
臺灣第一部卡通片《封神榜》完成 洪義男《彩虹山的寶藏》及劉興欽《阿金與機器人》出版
西元1974年
日‧《劇畫的歷史》出版 「第五屆中國當代漫畫展」在臺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展出 「中華民國漫畫學會」成立
西元1975年
中華民國漫畫學會舉辦「漫畫創作獎」 消遣雜誌創刊
西元1976年
漫畫大王週刊及幼獅少年月刊創刊
西元1977年
美‧《星際大戰》賣座 日‧《手塚治虫全集》300卷開始出版 漫畫半月刊、冠軍旬刊及建華漫畫週刊創刊
西元1978年
美‧《加菲貓》出版 李闡《中國漫畫史》出版
西元1979年
日‧《小叮噹》初版破百萬本 《老夫子》卡通片賣座 牛哥發起漫畫清潔運動 東立漫畫週刊及小咪漫畫週刊創刊
西元1980年
漫畫成媒體話題焦點 敖幼祥《頑皮狗皮皮》出版 咪咪月刊創刊
西元1981年
日‧鳥山明竄起 牛哥掀起漫畫論戰 陳青禾《政治漫畫》出版
西元1982年
牛哥發起「漫畫清潔運動」 漫畫家與國立編譯館互告 烏龍院上報紙走紅 敖幼祥《烏龍院》出版 漫畫天地雜誌月刊及鬥熱鬧漫畫月刊創刊
西元1983年
《Comic Cuts and Chips started in England》出版 蔡志忠再度創作漫畫 COCO《二馬》、鄭問《黑豹戰士》、朱德庸《雙響炮》及老瓊《蔡田開門》出版 兒童卡通畫刊、烏龍院半月刊、鳥龍院週刊、龍龍半月刊及漫畫星期六創刊
西元1984年
美‧狄斯耐卡通《美人魚》賣座及《小精靈》電影上映 報紙四格漫畫風行 「全國漫畫大擂台」比賽登場 彭錦陽《人物漫畫展》、曾正忠《火爆龍之族》、柏言《嘎嘎》、蕭言中《童話短路》及孫家裕《西遊記》出版 皇冠漫畫週刊、漫畫秀半月刊、漫畫劇場月刊及如來神掌漫畫集創刊
西元1985年
《小俠龍捲風》再版 《大地飛龍》游龍輝新作 蔡志忠《莊子說》、阿推《九命人》、鄭問《刺客列傳》、曾正忠《花心赤狐》、朱德庸《大刺蝟》及陳弘耀《大西遊》出版 歡樂漫畫半月刊、智慧月刊、漫畫星期六週刊及漫畫秀雜誌創刊
西元1986年
美‧ 漫畫家勞瑞發表《李表哥》造型 大陸版《中國漫畫史》出版 蔡志忠古典文學漫畫風靡 中華民國漫畫學會推薦李闡、林江鑫、羅聖和及劉玉瓊等四人進行訪美漫畫交流活動 張靜美《我心飛舞》、阿推《久命人》 胡覺隆《黑白俱樂部》及管憶華《瘋神榜》出版 民生兒童天地週刊、新學友兒童週刊、小歡樂月刊及妙妙猴小帥哥半月刊創刊
西元1987年
美‧《機器戰警》賣座 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另立漫畫排行 連環圖畫審查制度取消 國立編譯館以獎勵優良連環圖畫的方式取代審查辦法王平《好小子》、魚夫《漫畫傳奇》及老瓊《她們》出版
西元1988年
美‧卡通片《威探闖通關》在美首映 魚夫首次畫國家元首漫畫 LCC《臺北政治漫畫集》、魚夫《臺北‧中國》一~五冊、COCO《龍族》、《老馬餐廳》及《政治漫畫》出版
西元1989年
美‧ 提姆巴頓《蝙蝠俠》上映 日‧手塚治虫去逝 朱德庸《醋溜族》、游素蘭《傾國怨伶》、鄭問《阿鼻劍》、曾正忠《遲來的決戰》、麥仁杰《天才超人頑皮鬼》、任正華《修羅海》及胡覺隆《變變俱樂部》出版 漢堡漫畫月刊、周末漫畫週刊、星期漫畫週刊、少年快報週刊、公主月刊、風雲漫畫集創刊
西元1990年
日‧《小丸子》旋風及《少年跳躍》週刊暢銷六百萬本 鄭問《東周英雄傳》在日本連載 陳弘耀《一刀傳》、阿推《巴力入》、邱若龍《霧社事件》、候魁罡《天罡地煞》、林政德《YOUNG GUNS》及邱若山《天生好手》出版 童年快報週刊及少年快報週刊出版
西元1991年
美‧ 《美女與野獸》在臺上映 鄭問獲頒日本漫畫家協會優秀賞 《少年快報》突破20萬本 彭錦華《名人臉譜》、任正華《人肉包子》、曾正忠《無膽狗雄TAQTAMI》、張友誠《蔡頭與土豆》及陳秋松《這樣才好說禪》出版 神奇地帶月刊、少年特刊、城市快報、特快少年及少爺快報創刊
西元1992年
美‧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莊子說》 臺灣盜版漫畫因著作權停刊 《少年快報》宣佈停刊 練任《校園封神榜》、朱鴻琦《夢行者》、趙誠瑞《奇夢狂想曲》、歐碧鳳《幻玉龍女》、鍾孟舜《李居明傳》、度魯《暗巷》、莊河源《青春日記》、張友誠《笑 鬧江湖》、許培育《靈界男孩》、賴有賢《真命天子》、黃志鴻《變色紅》及羅玲《戲水碟衣》出版 龍少年月刊、星少女月刊、TOP熱門少年週刊、寶島少年週刊、公主雙週刊、COMIMAX漫畫情報誌、新少年快報週刊、少年漫畫月刊、焦點少女月刊、冠軍 少年週刊、開心少女月刊、開心漫畫半月刊及神氣少年月刊創刊
西元1993年
日‧ 《霧社事件》及《梵天變》日文版出版 麥仁杰《橫霸天下》、陳焯嘉《幻龍干》與《龍童》、劍鋒《牡丹燈籠》、艾瑞克‧吉他《幻界魔鈴》、廖文彬《少年黃飛鴻》及吳毓奇《龍行天下》出版 NG笑場月刊、勝利小子月刊、花與夢雙月刊、熱血少年月刊、無限少年雙週刊及活躍雙週刊創刊
西元1995年
第一屆「漫畫博覽會」舉行
西元1997年
第二屆「漫畫博覽會」舉行動 臺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成立
西元1998年
臺北市立圖書館成立國內第一所漫畫圖書館(中崙分館)
西元2000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臺灣漫畫史特展」 第三屆「漫畫博覽會」舉行 金馬影展中將日本動畫話題之作《新世紀福音戰士》(EVA)列入外片觀摩片單 《大霹靂創刊號》漫畫版於第三屆漫畫博覽會會場創刊發行
西元2001年
財團法人牛哥漫畫文教基金會成立 中華漫畫家協會成立
西元2002年
第四屆「漫畫博覽會」舉行 第一屆漫畫金像獎設立 文建會、教育部、觀光局、新聞局與中華漫畫家協會合辦「2002臺灣國際漫畫大賽」
西元2003年
漫 畫列入政府「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文化創意產業 「第二屆漫畫金像獎」頒獎 臺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GO漫畫創意誌》創刊 《龍少年》復刊 行政院新聞局第一屆劇情漫畫獎徵件 世界漫畫大會延期 幾米《向左走向右走》與《地下鐵》改編為電影及舞台劇 朱德庸《澀女郎》開拍連續劇 交通大學成立漫畫研究中心 日本亞洲漫畫高峰會「臺灣漫畫館」首次海外發聲 第一本華語情色漫畫麥人傑《狎客行》打入法國市場 中華漫畫家協會舉辦「第二屆臺灣國際漫畫大賽」
西元2004年
日 本小學館漫畫宣布終止授權大然,十年來長久合作近五百部漫畫將分散授權東立、尖端、長鴻、青文、臺灣東販等出版社陸續出版。 第三屆漫畫金像獎和第一屆劇情獎1月日公佈並頒獎。 新聞局補助本土漫畫雜誌,新一季(3月至12月)仍由《GO漫畫創意誌》、《龍少年》再獲補助。 臺灣本土漫畫雜誌《挑戰者》月刊,定5月1日創刊。 國立編譯館公佈「93年優良漫畫」得獎名單。 「93年劇情漫畫獎」7月5日公佈,共有九部得獎作品,一個名額從缺。 國內第一套漫畫郵票7月24日上市。 熬幼祥漫畫對岸抱大獎,獲年度最佳漫畫單行本,「全球華語地區動漫傑出貢獻獎」。 10月6日法蘭克福書展,臺灣首度帶漫畫出展並設置漫畫館。 新聞局「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於12月1日正式實施,管理罰則延至明年7月1日實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