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讀 "胡適熱:浪花淘盡英雄,公道自在人心"

這篇從中國回銷台灣,王汎森先生的單位,都須被" "起來。
王汎森的墓前說話也沒有特別的識見。不過,參考一下啦!

------

胡適熱:浪花淘盡英雄,公道自在人心

2015-12-01 08:36:27南方都市報6 大字
  胡適逝世超過半個世紀了,今人依舊關注他的著 ​​作。
  作為出版社編輯,我有逛書店的愛好。最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胡適的作品集,被許多出版社以各種形式出版。原來,胡適身後50年的版權期已過,各出版社出版胡適作品都沒有限制,因此胡適作品集可謂“百花齊放”。
  我愛讀胡適的文章,也愛看寫胡適的書,唐德剛的《胡適雜憶》、陳之藩的《在春風裡》、余英時的《重尋胡適歷程》都是我看得頗熟的書。我也訪問過唐德剛、陳之藩、余英時三位先生,見面總不免要問關於胡適的問題。老一輩學者都對胡適有深情,而中年一輩的學者呢?這不禁讓我想到王汎森先生,他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第四屆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的講者時,我曾去拜訪他,品茶長談。
  王汎森說他很喜歡讀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依稀記得書中一個特別的情景:文藝復興時代在偉人的墓前作生日紀念講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胡適誕辰120週年時,王汎森在胡適的墓前做了十分鐘講話。然而,當學界在紀念胡適之際,台灣報紙上也有評論家感慨:台灣已經忘掉胡適了。沒過多久,馬英九就到胡適紀念館參觀,表示從高中就崇仰胡適,並沒有忘記他。王汎森有感而發:“現代社會是一個歷史記憶保存很短的時代,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蔣經國是誰了,何況是胡適?知道蔡元培的人更少了。像梁啟超這種我們耳熟能詳的人,一般人知道的就更少了。”
  蔡元培和胡適都做過“中央研究院”院長。王汎森發現蔡、胡二公的關係很妙:唐德剛在《胡適雜憶》裡說,胡適回憶道,他在青年期如果沒有蔡元培的著意提挈,他的一生也可能就在二三流報刊編輯的生涯中度過。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出版,蔡元培還為之寫序,褒獎備至。不過,蔡元培跟胡適之間還是有爭論的,如蔡元培寫《石頭記》索隱,胡適寫文章批評過,因為胡適對《紅樓夢》是另外一套 ​​看法。雙方這樣子激烈爭辯,還可以做同志、做朋友,他們的氣量很大。在新文化運動的時候,蔡元培是北大校長,胡適是北大文科的教授,兩人雖不是同一輩的人,但是惺惺相惜。
  而胡適晚年從美國到台灣擔任“中研院院長”,對學術的推動有何意義?王汎森在胡適墓前講話提到,胡適講:“學術是一個國家無形的財富”,要能真心這樣想並不容易,而且他一以貫之。胡適到台灣以後,成為很多人的人生導師。報人高信疆生前曾經告訴王汎森,高十幾歲時很苦悶,整天唉聲嘆氣。高的大哥就跟他講:你何不讀讀《胡適文存》呢?《胡適文存》有一點像晚清的《曾國藩家書》,給很多人指出了一個方向。胡適在台灣,對“中研院”的左鄰右舍非常好,他去參加小學畢業典禮,跟里長打交道,那些名字在我們今天看起來算是當地比較有地位的農夫吧。胡適去世後,靈車經過南港地區時,家家戶戶都主動擺設香案悼祭。
  王汎森研究發現:胡適對蔣介石有很多批評。1929年當國民黨訓政體制初建之時,胡適曾批判蔣介石是“生平不曾夢見共和政體是什麼樣子”的人物。可是,基本上胡適對蔣介石在緊急的關頭都是支持的。但是令人不無驚訝的是有些學者去看蔣的日記,發現蔣對胡適是非常不滿意的。蔣認為一生有兩次受人嚴重羞辱,一次是寧漢分裂的時候,在武漢被鮑羅廷當眾羞辱;一次就是胡適回台當“中研院”院長的時候,在蔣介石致詞之後說:“總統你錯了”。
  從蔡元培、胡適以降的知識人,仍然認為讀書人是社會的中心。這種中心觀與古來諺語“宰相必用讀書人”並不盡相同,他們往往是學術工作者。然而,時代已然巨變,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蔡元培、胡適呢?當我在書店裡看各種各樣的胡適作品集競相“媲美”時,心中不由得湧起一種胡適式的“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胡適逝世超過半個世紀了,今天依然有人關注他的著 ​​作,研究他的生平,可見浪花淘盡英雄,公道自在人心。而我,總想起胡適的微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