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2015 漢清講堂紀念胡適之先生(Dr Hu Shih):12月16日(周三)《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

2015 紀念胡適之先生 上篇 part one 漢清講堂

2015 紀念胡適之先生 下篇 part two 漢清講堂

2015 紀念胡適之先生  part three  鍾漢清








2015 紀念胡適之先生暨戴明博士(Dr W. Edwards Deming)《轉危為安》《新經濟學》修正版出版日期:12月16日(周三),10:00~ 12:00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電話:(02) 2365012
主辦:漢清講堂
主題: 從【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看1980年代的台灣出版品的自我審查


參考網葉:
http://hushihhc.blogspot.tw/2012/09/1929_6870.html

2015年胡適紀念演講:從《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看1980年代的台灣出版品的自我審查;胡適:"三民主義" 那可以作經典? (1959)《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1929
2015年12月16日,擬在漢清講堂辦一場胡適紀念演講,講題:從【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看"1980年代的台灣出版品的自我審查"

2015.11.24。 我與蘇錦坤先生談中國近十年的"民國鄉愁"現象。當然,中國新的"胡適熱" (有刪減的全集)可能有二十年以上了,胡適和朋友圈,多少促進中國的這波"人才荒"的"愁"。
而《胡適全集》的出版歷史,也可反映出台灣的許多問題。

簡介

   錢谷融:在國民黨時期,胡適是被稱為“當今聖人”的。他的門生遍天下,他在北大多少年,後來他的學生都居了要津,聲望地位是很高的。到1955年以後,(中共--HC)就把他糟蹋得不成樣子了。




1. 《某某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文類,在20世紀最有名的是梁啟超的和胡適之的。
這種格式,在宋儒的傳記,可能就初具了。在臺灣大學圖書館,輸入"年譜長編",可得624文件。這沒包括該圖書館尚未收錄的百萬多字的《施蟄存編年事錄》(上海古籍,2013)。原則上,這種編著原始資料越豐富越好。由於胡先生1948年離開北京時只帶走幾本書,許多東西留在家中。他們的整理、發行,可能都在80年代之後了。


胡頌平先生簡介。胡頌平是溫州樂清人,可了解楊誠齋等人的詩境,除了《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朱家驊年譜》等年譜之外,還有些文章登在傳記文學, 胡頌平《追憶伍叔儻先生》.....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包括"補篇")的大缺點/限制之一是編者沒讀過/收入胡適的日記和書信,譬如說,《胡適書信集》(1996)、《胡適來往書信選》(2013;《胡適書信集》(1996) 引此書中胡適致周作人的信1936.1.9,)《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未收此篇精彩的信),可見此書初版當在90年代之前)等書,都還是選集。距離Hu-Shih: A Life in Letters 還有點距離,不過都是參考書。《一對小兔子:胡適夫婦兩地書》(2006)呈現完整點的夫婦關係。

他的國文程度不錯,可惜不通外文,所以書中人名的稱呼方式和拼音都不理想。出版品中的這種問題,到現在都還很常見:2015.11



Helmut Schmidt 一次尷尬的場面:他問 Federico Fellini,【大路 La Strada】 的出色演員Giulietta Masina 現況如何?Fellini 指著不遠處的一位老婦。顯然,她是他的老伴。。---Helmut Schmidt, 赫尔穆特·施密特 1918-2015 【不在其位】p.59

Masina died from lung cancer on 23 March 1994 at age 73, five months after her husband's death on 31 October 1993. For her funeral, she requested that trumpeter Mauro Maur play "La Strada" by Nino Rota.[7] She and her husband are buried together at Riminicemetery in a tomb marked by a prow-shaped monument, the work of sculptor Arnaldo Pomodoro.Nino Rota Gelsomina La Strad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jyAFubBkbM



"再三瀆,瀆則不告"。 (易經)--胡適跟胡頌平說明"瀆",舉此例。我不知道它的意思,請教林義正老師,他解釋:(初次占,就已告知了吉凶);若再三地占,就顯然瀆慢不敬;瀆慢不敬,就不再告知吉凶了。
冒犯﹑褻瀆。水滸傳˙第二十三回:「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一時冒瀆兄長,望乞恕罪。」亦作「冒突」。無禮的冒犯。紅樓夢˙第三回:「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遽然入都干瀆。」



2.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油印本和聯經本1984)、《胡適之先生年晚年談話錄》(1984)、《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2015) 的關係之說明。現在,《胡適之先生書信集》,甚至《胡適之先生全集》等都出版了,是否大體已備了呢?


編書的問題:《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各冊有索引,而《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則無索引。這會造成許多不方便,譬如說,1960年的《初稿》中"周德偉"(子若)只有一條3139頁(1月2日),事實上,《長編初稿。補篇》的10月28日也有一條談雷震案:"雷震一天功夫成了世界知名的人物,這是政府把他造成的。"....."我從來沒有說"減刑"兩字,都是報紙上的瞎說。"



1959.4.29《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完全未收入。
蔣慰堂關於吳敬的書 (這頁在索引上未收,因為刪去,談的是珠算問題,5.6,p.2890有回信)、陳之藩【氫氣彈的歷史】、錢鍾書夫婦與胡適: 宋詩選注、白居易《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2015,pp.130-31)

比較《胡適之先生年晚年談話錄》(1984,pp.20-21)、收6/5


我讀過楊絳先生文集 ,錢鍾書先生夫婦很佩服適先生(說話和評論都有憑有據....)。
所以先生的之先生晚年談話錄中 (20-21頁)1959.4.29
評錢先生的宋詩選注選詩故意胡亂 ,然而其注解很用心 ,相當感佩。
(錢鍾書先生在台港版宋詩選注 (增捕本) 前言 (1988) 加注: "......對選目很不滿意,並認為迎合風氣。卻說 "註確實寫得不錯"。)




胡頌平先生動用了胡適之先生的朋友圈之記憶和學術,做他的事業。他唯一的缺點是外國人的名字常認錯了。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等書,大部份都未包括《胡適日記》,除胡適之先生早年公布的《胡適留學日記》、部分20年代日記、部分旅台期日記。

3. 自我審查有良性和惡性之分。


censorship 是政府常用的宣傳技術。中共、國民黨是這方面的老手。譬如說,現在比較不常見美國艾森豪總統訪問台灣石,與胡適之先生在圓山大飯店的"促膝長談"。

中國的最近例子:
........篡改一張過去的報紙,從提出方案到精心裁剪、重新製作到拍攝播放,並非一個人心血來潮的即興之作,而是一個系統性的造假。另一方面,過去的類似造假已經受到廣泛的嘲諷、當下資訊又如此發達,網民們找出報紙原件不費吹灰之力,這個造假比過去顯得更加天真、愚蠢和虛偽。一個看起來無所不能的政府,為什麼要做這樣幼稚可笑的事情?
其實,這不過是局外人的提問。首先,中共宣傳系統的確無恥而又愚蠢,但是他們同時也知道,這類做法仍然十分有效。它準確地傳遞了這樣的信息:一,胡耀邦是"我們的人",要在"我們的歷史文獻"中給他塑造一個正面的形象;二,趙紫陽是一個罪人,我們正在對他實行"抹除記憶"的刑罰。.......【長平觀察:為什麼要幼稚地造假?】一份假造的《人民日報》引發網絡嘲諷。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共宣傳儘管愚蠢而傲慢,仍然有效地傳遞了信息。

Chinese whispers: "spreading rumours" online is now punishable by seven years in prison


More signs of a crackdown on expression
ECON.ST


BBC 中文網(繁體) 新增了 2 張新相片
歷史可以改寫嗎?——改了!
為紀念胡耀邦誕辰百周年,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了共有五節的紀錄片,在其中一段中,出現了一份33年前出版的《人民日報》,但上面趙紫陽的頭像不見了。
你對胡耀邦和趙紫陽瞭解多少?為什麼趙紫陽的照片被替換?





這場演講談的是胡頌平先生和他的出版商的self-censorship。


意在保護當事人,不管是雷震案的近百位同情者,或是胡適假裝不認識錢鍾書先生。

胡不歸的【胡適傳】對胡適駐美大使的功績認為可"不朽",影印稿有,出版品刪;
又如1960.10.23 年刪去張貴永(1908-1965 字致遠,著名歷史學家,世界史研究專家)對胡頌平先生說胡適之先生在雷震案之後還從美國回台灣:
"在目前的情況之下,一般人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不回來,二是回來之後不說話。但胡先生回來了,回來之後說的話仍和從前說的一樣,這才是了不起的地方。" (p.285)
又如1961.1.12 胡適執意要【自由中國】的金承藝先生到他身邊幫忙整理待出書的文稿,月薪1000元。中研院的王志維說:"......薪水,公費裏可以給的,何必先生私人出錢?"(之前院內多人如此主張) 。先生說:"不是可以不可以的問題,乃是願意不願意的問題。" (hc按:【自由中國】半月刊決定停辦,三個人都要另外安排工作。聶華苓女士到臺大、東海兼課教書,都是公費。.....金先生"願意跟先生工作".....")


在惡性方面,胡頌平將胡適之先生對三民主義、孔孟學會、蔣介石先生等的"批評",刪/改之.....



胡適之先生經驗豐富,很自覺當局的檢查書信之制度,所以他要給李敖信,談到華嚴弟弟坐監回來等事情,不會將信寄出,而是交李的老師姚從吾等轉交。

胡適之先生在談話和書信中也會明白指出"不記/不寫"政治:譬如說,
1959.12.14 復袁瓞先生:......我勸你不要在信上多談政事.....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p.180)

1959.12.31
談到戰後東北兵敗問題....胡適之先生是參加當局的秘密會議的....."先生說到這裏,說:"這些政治問題,還是不記的好。""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頁190) 

除了胡適之先生先生自己的防線,秘書胡頌平先生及胡適之先生的好有,也會設下防線。

譬如說,1959.12.26日談毛澤東進北大圖書館的事。毛"和五個青年上書於我,---這封信,我交給.....保管的。在抗戰期間,放在上海,.....
胡適的學生胡頌平的《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中,有這樣一段話:毛澤東說,將來給胡適恢復名譽,1959年12月26日。先生說:"……毛澤東在湖南師範畢業後到了北平,他和五個青年上書于我--這封信,我是交給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戰期間,放在上海,竹垚生怕生事,把它燒掉了*。---當時北京有個工讀撫助會,他先在輔助會工讀,很苦。……他管理報紙閱覽室,每月八塊錢。那時八塊錢也可以過活的。"(【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頁185,《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也只收部分。抗戰前,教授一個月300多塊大洋;當時的月薪待考,可能150-200......)




*日記中提及的"信",沒有保存下來,胡適又沒有具體告訴胡頌平信中內容。因而,後人已經無從知曉信裏到底說些什麼。

關於雷震案的記載,很可以說明胡頌平先生處理的方式。
胡適回國之前在日本與毛子水談什麼,胡頌平先生當然不知道,也無從記起。他能記的是回國的見聞。
基本上,張貴永(1908-1965 字致遠)說,胡適之很了不起。
回台當天,1960.10.22,因為有台灣各報記者的報導,所以只刪" (雷震已成為自由中國言論自由的象徵)當時我說該為他鑄銅像,現在銅像還未鑄成*,(換來的是十年坐監)"
隔天10.23 (周日),有近20位的朋友到訪,有的人談得很久,不過,因為這些都是私人間的事,胡頌平先生幾乎都刪除(約20行),未出版 ,頁284-85。


* 關於雷震,周棄子有二首詩:
聞雷儆寰事急投于右老
憶雷儆寰:......銅像當年姑漫語,鐵窗今日是凋年。



迷惘集 : 張忠紱回憶錄 / 張忠紱著
台北市 : 雙子星出版 : 星光書報社發行, 民60[1971] (這本書,錢端升寫成"錢x升"

《迷惘集:張忠紱回憶錄》是一本很獨特的書。先了解張忠紱(1901-1977)出生於清朝,到美國留學,當時情華留學獎學金是5年,可讀到博士。可是張忠紱似乎給羅(家倫?)校長的新規定整了。他知道行政學的第一要義是創造團隊精神,而這只有任教北京大學時1931-37可以感受得到。他一生飽受中國的組織中的領導之"理想與現實/制度"間的分裂之苦。雖然改為民國,不過所有的思想和教育等都沒改變。
他與他父親都是忠介之士,幾乎無法立身於中國外交界之鉤心鬥角。



----- (時間:2015-09-23 來源:南方都市報(文/林建剛 文史學者))

 第四條涉及胡適的一個學術觀點。前段時間,臺灣出版了《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的補編,其中有這樣一條:
  “胡適晚年談話,多次提到愈是邊疆地區的人,愈趨向文化保守和排外。如康有為、梁廷枏、張蔭麟等,都因為是廣東人,那正是中國文化的邊區。”
  有學者商榷説:“胡適地偏人保守的判斷難以完全成立。康有為當然是粵人,但梁啟超這位胸懷開闊的思想領袖不也是粵人麼?處在文化邊緣地帶的人們,感受到異文化的挑戰,煥發出某種保守本位文化的精神很自然,但另外一些人以開放的胸懷接納吸收外來文化也很多見。難以接觸異文化之地也無從吸納異文化。”
  同樣是在這本《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編》中還有下面一條記載:“1960年3月27日,胡適對胡頌平説:張蔭麟是廣東人,廣東是我們中國文化的邊區。凡是邊區文化都是守舊的,像梁廷柟、康有為、梁啟超,都是邊區守舊思想的反動,因為邊區先與外國文化溝通的關係。”
  也就是説,胡適認為邊疆地區學者的文化姿態是相反相成的,既有極端保守的一面,又有極端開風氣的一面。而這種開風氣的一面,一方面源於對保守思想的反動,另一方面也源於西方文化的刺激。梁啟超的出現,恰恰就是源於這樣的思想文化氛圍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部分刪除是否因為原論文太長太複雜
譬如說,【1961.1.17 談《寶林傳》埋沒了一千年,直到抗戰的前一年在山西的一個寺院裏發現,但已不全了。後來發現日本保留了一部,直到現在還缺八、九、十卷。】--未刊
其實胡適在1959年11月寫《北宋惟白和尚關於西天祖師偈頌來歷及<寶林傳>、<聖冑集>等書的記載》,指出12世紀初年努力改寫《祖偈因緣》的惟白和尚,雖然不很引人注目,正證明了那一個大故事是很不可靠的假歷史。
11月花大力氣寫《跋寶林傳殘本七卷》。pp.3083-84 數行簡介。


家庭私事:1960.3.31 祖望夫人跟頌平說,她知道他在記胡適的言行。胡適說她"聰明而膚淺/淺薄"。



----

近日雙十節的"唱國歌"成為一話題。大家都注意"吾黨",很少人談"三民主義"。請參考胡適之先生的看法: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1959.2.20

先生談起當年在中公校長任內,有人請他把孫中山先生的全集看了一遍,那些是中山先生的真心話,那些是國共時代臨時應付的話,去泰去甚,作一番整理的工作。先生看了一遍,寫了一篇{知難行亦不易}的文章,在一個很小的【吳淞月刊】登出來。誰知這小小的刊物,竟會引起大風潮。三民主義是當時中山先生的講演,筆記者有些地方還不明瞭中山先生的原意。這種講演的筆記,那可以作經典?

----
快到了11月底了,年代新聞電視台等,還在播放政府的抗戰勝利紀念廣告 (整隻水準很差,雖然是向二千萬死去的同胞致意的)。這讓我想起一處刪文。1960年12月2日:

"今晚先生談起中日戰爭的造成,國民黨沒有世界的眼光也是原因之一。那時國民黨的口號是"打倒帝國主義",英國人怕了,把漢口、天津的租借都放棄了。共產黨是有世界的眼光的,他們知道日本的國力充沛,決不會給日本人打仗。東北的張學良無用,他手下只有楊宇霆可以與日本人交涉,日本人也怕他。張學良把楊宇霆打死之後,日本人交涉,日本就不怕了。如果張學良是個能幹的人,他再能和日本人奮鬥八九年,讓中央的建設時間拖到八九年,那麼我們就不怕了,沒有那回的抗戰,就沒有這回大陸的慘變。"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補篇》頁313)

----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我們的國歌其實是黃埔軍校的校歌,後來變成國民黨的黨歌,再後來變成國歌。一個以民族主義為號召的軍校,信奉精神領袖的學說,那樣的校歌是非常貼切的。問題在於,把黨歌推成國歌這種把一國等同一黨的行徑本身其實已經是反民主主義了。





  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 
    胡適 
  中國本來是一個由美德築成的黃金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