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周瘦鵑《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刻》


 周瘦鵑是多才多藝的文人。參考:周瘦鵑_百度百科

他在短篇小說的翻譯/出版,早胡適之先生4~5年。《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刻》一說出版於1915年。
2014.11.19 馬悅然在的台北師範大學演講,論文為Words and Silences,其中一段贊美
周瘦鵑的《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刻》,待補譯。









一九一五至一九一九年的數年間,周瘦鵑先後應聘於中華書局、《新聞報》和《申報》。在中華書局,他先


周瘦鵑作品後編譯出版了《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和《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後於再版時易名《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刻》)。《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系周瘦鵑與他人合譯,是該書最早的中譯。《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則是周瘦鵑個人的翻譯小說集,全書共分三冊,比較客觀地介紹了歐美十四國,包括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短篇小說作品。並且,該書還收進了高爾基的名篇《大義》(原題作《叛徒的母親》)。這是高爾基作品中最早的中譯。因此,《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特別受到魯迅嘉獎,譽之為“昏夜之微光”、“雞群之鳴鶴”。在《新聞報》和《申報》,周瘦鵑都是擔任副刊特約撰述,尤其在《申報》,他幾乎每天都要為《自由談》副刊撰寫一篇短文。




周瘦鵑著的《星期六的晚上》一書,內中有一篇名為「胡適之先生談片」的短文,說到他於二十年代的上海,到極斯菲而路和胡適作了兩個小時的訪談,從電影《亞洲之光》談到在《新月》發表的一篇翻譯小說《戒酒》。那是美國短篇小說作家歐亨利的作品,周瘦鵑問胡適翻譯是否都採取直譯。

胡適說:「能直譯時當然直譯,倘有譯出來使人不明白的語句,那就不妨刪去。」所以他翻譯的《戒酒》是刪去了開頭幾句的,因為那「全是美國的土話,譯出來很吃力,而人家也不明白,所以我只採取其意,拼成一句就得了。」

胡適還說,他翻譯的短篇小說,先給太太和孩子讀,如果他們都能明白,「那就不怕別人家不明白咧。」 周瘦鵑除了是鴛鴦蝴蝶派的催淚作家之外,還翻譯過《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及《歐美名家偵探小說大觀》等書,不知有沒有採取胡適的「刪改拼」的譯法。

【译事】随想国:胡适谈翻译- 译言



*****


翻譯文學的生活化———胡適與周瘦鵑翻譯風格的共同性
禹玲湯哲聲( 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湖南湘潭411100;蘇州大學文學院 江蘇蘇州215006)
關鍵詞:意譯;直譯;翻譯策略
摘要:文學翻譯在清末大規模興起,當時是倡導意譯為主,
翻譯文學的生活化———胡適與周瘦鵑翻譯風格的共同性。但以胡適、周瘦鵑為代表的翻譯採用了保留原作本意,注重譯作貼近生活,關照實際的策略,吸引了眾多讀者的興趣,使有著陌生文化背景的外國作品最大程度上被國人接受。

把胡適和周瘦鵑並列一處討論 ,好像是有些突兀的安排。胡適是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
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 ,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胡適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大文學院院長、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北京大學校長等職。周瘦鵑是通俗小說大家,是著名的翻譯家和文學編輯,作為通俗小說大家,他被稱為“言情鉅子”、“哀情小說專家”,為當時鴛鴦蝴蝶派的先鋒人物之一。前者是新派文人,後者是舊派文人。按理說在文學的認識和趣味上應該沒有什麼特別交匯之點。但有關資料顯示胡適和周瘦鵑不僅有不錯的交往,而且在他們都頗有建樹的翻譯這方面,兩者是有相似看法和觀點的。
在《上海畫報》刊登的胡適和周瘦鵑交遊的一篇文章裡,就談及了兩人關於文學翻譯的對話,很值得回味思索。
原文如下: 

  當下我們講到短篇小說,胡先生檢起一本《新月》雜誌 ​​來送給我,指著一篇《戒酒》道:“這是我今年新譯的美國歐享利氏的作品,差不多已有六七年不彈此調了”。我道:“先生譯作,可是很忠實的直譯的麼?”胡先生道:“能直譯時當然直譯,倘有譯出來使人不明白的語句,那就不妨刪去,即如這《戒酒》篇中,我也刪去幾句。說著,立起來取了一本歐享利的原著指給我瞧道:“你瞧這開頭幾句全是美國的土話,譯出來很吃力,而人家也不明白,所以我只採取其意,並成一句就得了。”
我道:“我很喜歡先生所譯的作品,往往是明明白白的。胡先生道:譯作當然以明白為妙,我譯了短篇小說,總得先給我的太太讀,和我的孩子們讀,他們倘能明白,那就不怕人家不明白咧。〔1〕胡適

......
社會文化論文翻譯文學的生活化———胡適與周瘦鵑翻譯風格的共同性》(http://www.unjs.com )。

胡適在1919年自己《短篇小說第一集》發行後,於1933年又出版了《短篇小說第二集》,在“譯者自序”裡,他說:“《短篇小說第一集》銷行之廣,轉載之多,都是我當日不曾夢見的,那十一篇小說,至今還可算是近年翻譯的文學書之中流傳最廣的。這樣長久的歡迎使我格外相信外國文學的第一個條件是要使它化成明白流暢的本國文字。

其實一切翻譯都應該做到這個基本條件。但文學書是供人欣賞娛樂的,教訓與宣傳都是第二義,決沒有叫人讀不懂看不下去的文學書而能收到教訓與宣傳的功效的。所以文學作品的翻譯更應該努力做到明白流暢的基本條件。”〔3〕

前文胡適自己提到過的美國歐亨利的小說《戒酒》譯者自序中,他認為“有時原文的語句本不關重要,而譯了反更費解的”。所以胡適就“刪去不譯”〔4〕。

例如譯文開頭是:“巴伯.白壁德戒酒了”。胡適為了避免引起讀者的“費解”,毫不猶豫地將原本一百多字的英文譯成了一句話。這樣為不熟悉歐享利俗語表達方式的中國讀者掃清了障礙,雖然是人為地消解了原著的時代語言特色,但對譯入語方的順利接受是有所益處的。

周瘦鵑作為通俗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對作品創作的大眾化、生活化、讀者的審美趨向,一直是相當了解與重視的。這種作品要貼近時代,貼近人心的觀點一直滲透到他的翻譯文字裡。所以他對胡適講:“我很喜歡先生所譯的作品,往往是明明白白的。”
周瘦鵑翻譯作品生活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主題思想的生活化創作上周瘦鵑是以“哀”,“艷”見長的,這與他年青時一段夭折的傷心戀史很有關係。例如,他的處女作《》就是根據《浙江潮》雜誌 ​​裡一篇關於一個法國軍官的愛情悲劇的英文筆記翻譯、改編的八幕話劇。而在周瘦鵑迄今為止可以確認的418篇譯作中,有大部分是專門描寫男女愛情,纏綿悱惻的言情作品。

他在譯作《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後記中寫道:“彼來予為說部,頗多言情之作,而哀情處期泰半。朋輩都謂吾每一著筆,輒帶死氣,賺人家眼淚,畢竟何苦來。然而,結盡難除,亦屬無可奈何。杜鵑本天生愁種子,杜鵑而啼得瘦,其苦更可知矣。瘦鵑傷心人,殊弗能禁其作傷心語也”。
(《禮拜六》,第20期)
民國初年,西方文明扶強勁之風的湧入,傳統倫理觀受衝擊,其中婚戀自由的呼聲越來越高,國人對追求個性獨立、婚姻自主的行為很是嚮往。當時生活中的無數青年男女,很少有不被這種沒有心靈束縛的坦誠的愛情所吸引,所打動的。他們大部分因為種種現實的阻礙,無法得到理想中美滿婚姻,所以希望從文學作品裡能獲得閱讀的快樂 ,得到一種心理補償。同時又因為周瘦鵑自己年青時一段夭折的情史。所以譯作里以“哀”、“苦”、“悲”、“怨”、“慘”的情感故事為主題的佔了大多數,這不僅僅是作者主觀上的一種選擇 ,也與當時社會人群生活情態與興味取向有極大的關聯。


除了 ​​大量有關男女愛情為主題的譯作,周瘦鵑還翻譯了以社會倫理、偵探、愛國、滑稽、軍人為主題的小說。這些不同文類,多視角的譯作,依然關注著人們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如反映社會倫理的《郎心何忍》、《孝女殲仇錄》、《酷相思》;讀者追求有驚險刺激情節的偵探小說,如:《情海禍》、《亞森羅蘋之勁敵》、《亞森羅蘋之失敗》、《餘香》、《怪客》;從平常人角度闡述愛國之情的愛國小說,如:《大義》、《英雄之母》、《無國之人》等等。



中國大學網www.unjs.com


  〔翻譯文學的生活化———胡適與周瘦鵑翻譯風格的共同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