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白馬詩社:顧獻樑/【遠處的地平線】(楊索);鹿橋(吳訥孫)未央歌、查良鑑、芮逸夫、心笛 (浦麗琳) Lillian Yang 艾





Hanching Chung 感人的作品。我終於了解藝術在於熱情的實踐。80年代初,在清華大學圖書館看過顧先生捐給其母校的圖書(專櫃),坦白說,很平常。當時有點不解。現在讀了這篇,了解了一些。謝謝您們。

楊索新增了 2 張新相片
【遠處的地平線】2015.8.21
人生過半,回望時有些不甚明的影子,那遠處照射來的光,卻為我照過前路,我沒料到竟是一種銘刻,我何其幸福擁有如此的回憶。
前幾天接到未謀面的朋友艷華來函,她說,前不久翻閱顧教授(顧獻樑)過世前幾個月的日記,他回顧行事曆的特別一日,記載你帶九九(顧元櫳)、一百(顧元樺)出去玩。我看到這兒,眼淚滑落下來,我想再次謝謝你。
艷華是顧老師的遺孀,我想告訴她,要道謝的人是我。我一直沒有忘記顧老師給我的鼓勵,他的一句話就像種在我長滿荊棘的心底,很多年後發了芽。
今天起念去翻了舊日記,寫於一本第一頁1979年12月16日,我回溯這年的幾件事,其中一段寫「二月去大湖與顧獻樑教授的孩子摘草莓‧‧‧四月,顧教授猝逝‧‧‧」。我還記得是農曆年剛過的冷峭日子,初戀男友開著剛買的鮮黃色麵包車載我們去大湖,九九、一百拚命要男友開快一點,要他在高速公路超車,喊著:「快!快!開太慢了!」
那時拔草莓是新鮮事,大家很開懷,兩個小孩在農園吃了一堆沒清洗的草莓,讓我擔心他們會不會拉肚子。回到天母,把孩子交給顧老師,顧老師請我們到士林吃晚飯。那麼多年了,顧老師說話的表情還是那麼鮮明,我同時記得最後上了一道蘿蔔絲鯽魚湯,湯色乳白濃郁,我竟再也沒喝過那麼鮮美的魚湯。臨別前,顧老師神情嚴肅地對我說:「你無論如何要走藝術創作的路,哪一種形式都沒關係,就是要往這個方向走。」「因為你有熱情,這是創作最重要的。」
我憶起曾帶兩個孩子去游泳,大半天後才知顧老師早就來了,他默默地觀察著。但他那句話,我聽得一愣一愣地,不敢相信這位長輩對我有如斯期許。當時我才結束女工、餐廳小妹工作未久,並且失學多年,我怎麼敢奢望走上創作,顧老師的話反而又加深了我現實生活的幻滅感。
那年四月,顧老師在一場演講中,突然心肌梗塞辭世。他離世時,艷華在美國,友人發現他銀行存款只有五千元,才知他的經濟狀況,但顧老師很海派,從來沒有讓人感覺緊絀,總一派從容請客埋單。
我是在顧老師過世三十餘年才知曉他的點點滴滴,而台灣很少人提到他,不知他對台灣六O年代藝術發展與教育的奉獻。
1977年初識顧老師,他把天母租賃的獨棟洋房設立「新代藝術中心」,提供剛出道的藝術家展覽,周末有音樂會、戲劇表演。他寫過一齣劇本《臘梅》,由剛回國的汪其楣及文化學生楊英利表演,雙人劇技驚全場,我猶記得其楣在劇中的靈活眼神。那天,剛回台的李元貞老師也在場。我只是好奇的文藝少女,誰也不認識,但未料一絲線牽繫至今。
去祭悼顧老師那天,我內心極哀傷,然而那時期的我生活在困頓絕望中,習慣把所有的感受都封閉起來。當天的靈堂由楊英風先生佈置,用數道黑布幔作背景,顧老師生前任教的淡江、文化、銘傳學生各以吟唱追念,還有一位女聲樂家朗誦羅門的悼詩。我隨著隊伍瞻仰遺容,顧老師躺在棺木裡,穿著靛藍綢緞的中國式長袍馬掛,我忽然發現他似乎變老也顯得更瘦小。我知道他走得那一刻勢必痛苦且不捨,因為兩個孩子那麼幼小。
顧元櫳出生時,顧老師的父親99歲,弟弟隔年生,外號叫百百。印象最深刻是,顧老師完全不給孩子任何約束,任由他們發揮本性,所以兩人看來調皮搗蛋之至。顧老師逝後,兩個孩子送到美國讓艷華養育,在紐約當護士的艷華既要謀生又拉拔孩子,過了很艱困的歲月。
那天從靈堂走出來,手上拿著一張有漢朝瓦當圖案的追思單,有顧老師的照片,他的眼睛看來又大又黑,紙上印著兩句話「藝術是我的宗教 青年是我的導師」。
正是顧老師一生的信仰。有人說顧老師扮演了「觸媒」的角色,撰寫藝評作藝術家的介紹橋梁,表象上他沒有留下代表性作品,但他啟迪了許多人,激盪了藝術家的創作觀念。
少為人知的是,二戰後他與首任妻子馬仰蘭在紐約,1954年他創立「白馬文藝社」(簡稱白馬社,取玄奘白馬取經之意),成員有周策縱、唐德剛、盧飛白等尚未成名的留學生,白馬社承襲五四的新詩傳統,胡適讚譽白馬社是中國的第三個文藝中心。
顧老師於1959年來台,或許因為他的前丈人大學者馬寅初與國民黨的恩怨,顧老師並不受國府重視。但他十分認真耕耘藝術教育,擔任淡江建築系主任時,他邀請席德進任客座教授。李雙澤曾留下一段話:「記得那年,我初見顧獻樑先生時尚是高中學生。第二次就是淡江了。顧先生把『現代』介紹了給我,此後就是一連串的灰暗的日子,盼望看陽光。」
顧老師在台灣宣揚現代主義藝術,與楊英風創立「中國現代藝術中心」,有十七個畫會加入。他是楊英風的知音,楊英風形容「顧獻樑為藝術可以犧牲一切、奉獻一切,因為藝術是他最大的信仰,且信仰到入魔的程度。」顧老師也與許常惠、張繼高成立「聚樂小集」,推廣音樂活動與教育。
顧老師桃李春風撒下了許多種子,我後來知道包括阮慶岳、朱全斌、梅丁衍都是他的學生。四年前,恰巧看到其楣回憶《臘梅》演出的貼文,我作了回應,因而與艷華的線接上,知道她與九九、一百的現況。九九拿到哲學博士學位,在大學教書,兩人都組織家庭,有了孩子。艷華醉心攝影藝術,目前擔任一位知名攝影師的助理。
顧老師那句話在我心底長出了芽,我徬徨飄蕩多年,終於發現語言是我的居所,我住下來了,耙自己的一方瘠地。謝謝你,顧老師,我從未忘記你,感謝你送給我的禮物。
圖片來源:上圖許常惠紀念資料中心。下圖汪其楣臉書。
上圖:顧獻樑(左)、張繼高(中)、許常惠(右)。
下圖:顧獻樑(左)、黃艷華(右)、九九(前排右一)、一百(前排右二)、汪其楣(右二)、楊英利(右三)、解

致璋(左二),攝於1977年《臘梅》演出後。



---2018.6.3

反回憶錄:最後的晚餐(楊索)

時間是1976年,我16歲的文藝少女期,常流連美新處、史博館、純文學書屋。年初,報端刊出顧獻樑教授在天母自宅成立「新代文化藝術中心」,可免費看展覽與表演,我為之心馳神往。
開幕日,我進入位於蘭雅的雙層建築,空間清簡無刻意陳設。頭大身形小的顧老師,被一群人圍攏於中心。我看了畫展與一齣《蠟梅》,認識了剛回國的李元貞女士。
許多細節模糊了。1979年的日記末尾,我寫著:「二月帶顧獻樑老師的兩個孩子去大湖拔草莓。」那日在高速公路上,新手駕駛的男友開一台鮮黃色麵包車,兩個孩子站起來推他、不斷大吼:「快!快點超過他們!」
前一年夏天,我與男友帶九九、一百去天母游泳池,兩個孩兒很皮,在泳池打水仗。我忽望見顧教授的大頭,他不知何時來了,卻只悄悄旁觀著。

銀行存款只有5000

當晚顧教授邀我們用餐,他似是常客,被引至安靜角落。我是茅塞未開的小丫頭,他卻視我平輩,閒話家常、平起平坐。那一夜,我猛然覺得自己是大人了。 
那餐有豆瓣鯉魚、回鍋肉、乾煸四季豆等。記得最末是乳白色的蘿蔔絲鯽魚湯;但又好像是略有浮油、三、四花椒粒的蘿蔔連鍋湯。然,令我回味一生的是,道別時,顧老師表情嚴肅說:「你要往藝術方向走,不管是什麼形式,因為你有熱情。」 
那是與顧教授首次也是最後的晚餐。那篇日記結尾:「老師3月21日猝世,享年65歲。他的銀行存款只有5000元。」 
近年我才漸知他早年行止。從中國、美國、台灣,他如藝術的傳教士,終生傳揚不悔。從活躍於上海、北京,在紐約與周策縱等創立「白馬文藝社」。1959年受胡適、梅琦貽之邀來台講學。短短二十年,他如觸媒,提攜過席德進、間接影響李雙澤,播種於大學建築、藝術等科系,但並未享身後名。 
葬禮來了許多年輕人,靈堂掛著他的兩句話:「藝術是我的宗教 青年是我的導師」。蓋棺前,我隨隊伍繞靈柩一匝,牢記了這位老海派的臉龐。 


1954夏,浦麗琳自天主教學校畢業,至紐約市全工半讀,白天上班,夜晚在紐約大學攻讀經濟,一個她不感興趣但家中希望她讀的學科。在紐約,她和顧獻樑,唐德剛等人成立《白馬社》 (白馬文藝社) 。唐德剛教授在他著的《胡適雜憶》一書中曾對《白馬社》有較詳的記載。


紐約白馬文藝社

[PDF]周策縱教授簡述檔案類型: PDF/Adobe Acrobat - 快速檢視
子林太乙主編之《天風月刊》的一群執筆人,在林家離紐約後共同組成了「白馬文藝社
,顧獻樑標舉白馬,取玄奘白馬取經之義,唐德剛加入了文藝二字,以. 明結社性質。 ...



鹿橋 1958年全家環球旅行 在香港出版未央歌 第一次來台訪親友時會見胡適並贈書




1959617 星期三
吳訥孫、查良鑑、芮逸夫三人來看先生,談了許久。他們走後,先生說吳訥孫是個有學問的人,他研究美術史學有成績,在耶魯大學好像是副教授。

1960年 胡適說  未央歌這本書有些地方寫得不錯





檢視/開啟- 附錄:鹿橋(吳訥孫)年表

檔案類型: PDF/Adobe Acrobat
與唐德剛,周策縱,周文中等人創白馬文藝社,胡適為該社導師。 民國44 年(1955 年)
36 歲任教耶魯大學藝術系。 民國47 年(1958 年)39 歲獲耶魯大學獎學金及美國學術 ...




查良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wikipedia.org/zh-hant/查良鑑 - 頁庫存檔
查良鑑(1904年-1994年3月13日)字方季,浙江海寧,天津長大。查良釗之四弟,金庸(本名「查良鏞」)的堂兄。前中華民國司法行政部部長,法學學者。南開大學政治系 ..

芮逸夫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Academia Sinica


姓名:芮逸夫( 1899-1991 ) 學歷: 國立東南大學外文系. 經歷: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82.7 ) 國立台灣大學教授( 1949.8 - 1973.7 )



白馬詩社應該不是胡適之先生所創:
近代中國新詩的大老,且是胡適先生當年所創「白馬詩社」的一員,名學者周策縱先生,在他2002年十月、他八十六歲時,寫了一首新十四行<答李白>:
「你把三千丈長的
一句詩
從盛唐
直摔將過來
我伸手
用兩個揩頭一接
把它浸到一缸
茅臺裏
於今張開醉眼
且給你
回答三個傻字
知道了
居然發現還欠你半行沒抽出來
就這樣讓它永遠在那裏活著罷」
周老師這首詩有點無厘頭的尋事找碴味道,當然要找尋此詩的起興脈絡,定與李白那「白髮三千丈」的誇飾句有關,周老感到時間飛逝、瞬已人間白頭、奈何不得,只好藉酒消愁、說幾句瀟灑自適的話而己。李白的詩拋向人間千載以上,不過是自我調適,何曾希冀這麼久遠的後代人與他答話。-----向明【中秋‧飲李白的月光】


在紐約上空飄散的“五四”遺風
★文/鄧炘炘
  白馬詩社,這個被忽略的文學群體,某種程度卻是“五四”精神在海外的延續,是海外學子家國情懷的寄託
  2009年10月26日,著名美籍華人學者唐德剛先生去世於美國舊金山家中。消息傳入國內,引起史學界巨大震動。唐德剛在中國大陸地區以作家、口述歷史學家聞名,他的《胡適口述歷史》、《李宗仁回憶錄》、《顧維鈞回憶錄》、《梅蘭芳傳稿》、《史學與紅學》等著作廣受好評。但鮮有人知的是,唐德剛還是一位活躍的新詩詩人。有人估計,唐德剛生前大概“有詩三百首”,不過唐自己覺得,“沒那麼多,但我想一百首上下大致是有的”。
  所謂新詩,是指“五四”運動前後產生、有別於古典詩歌的、以白話為語言手段的詩歌體裁。提到新詩,不可略過胡適。胡適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主將,堅決提倡白話文的是他,率先以現代漢語書面語寫新詩的也是他。唐德剛和胡適是有些淵源的,雖不是胡適正式教過的學生,但也算是私淑弟子。上世紀50年代初,閒居紐約的胡適,常去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圖書館​​看書報,與在那里工作的唐德剛成為忘年之交。在一次閒談中唐德剛問胡適:“什麼叫做新詩?”胡適答說,新詩就是“要用有韻味的語文,寫出你心裡的意思,要避免陳詞濫調,要不怕俗語俗字……”。
  或許,唐德剛對新詩的熱愛多少源自胡適的點撥。而1954年,由唐德剛等幾個中國留學生在紐約自發組織的專寫新詩的小社團“白馬文藝社”,也算是對“恩師”的某種回報。
  恬淡無欲的業餘組織
  在中國知識分子“戰後”於紐約成立的文藝團體中,最早的是林語堂於1951年創立的“天風社”,由其二女兒太乙主編《天風月刊》。唐德剛和太乙是哥倫比亞大學同學和好朋友,千字5美金的稿酬吸引著他和其他“多產作家”踴躍嘗試新詩、小說、散文、傳記和隨筆等多種體裁。
  可惜,林語堂因應聘新加坡南洋大學校長之職,全家離開紐約,“天風社”被迫結束。唐德剛索性牽頭組織了“白馬文藝社”,約幾個住在紐約愛好文藝的人周末相聚,談文說藝。
  “白馬文藝社”中,“白馬”取玄奘白馬印度取經之意,特加上“文藝”二字,為防在當時復雜的政治社會環境中被人誤會作別的理解。“白馬社”沒有會章、口號和入社資格,存在的年月也不過四​​五年,卻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白話新詩發展史上獨特的一筆,它也長久地留在了當年那些白馬社友的心底。

*****
《笛聲悠長伴君行——白馬詩社公主與她的詩歌》

    初次見,在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東亞圖書館,為了找書。她是圖書管理員,自我介紹——麗蓮•楊(Lillian Yang)),言語風度自然親雅。校園內,來往的師生和她打著招呼,少有人知道她還是詩人,更少有人知道她是當年紐約著名的白馬詩社碩果僅存的成員。她從西俗用夫君姓“楊”已經很多年,“麗蓮”是中學時起的英文名。她的中文本名叫浦麗琳,幾十年來寫詩一直用筆名“心笛”。

(一)追憶白馬社
    上個世紀50年代初的紐約,唐德剛在一次閑談中問胡適:“什麼叫做新詩?”胡適答說,新詩就是“要用有韻味的語文,寫出你心裏的意思,要避免陳詞濫調;要不怕俗語俗字……”;胡拿出《少年中國晨報》上刊登的心笛的小詩,讓唐德剛讀。那時白馬社還未成立,唐並不認識心笛,倒很喜歡詩人心裏的意思。唐說,那些詩描畫出一個女孩兒家的小天地:“有愛、有恨,想家,也憂國,有微笑,有暗泣,充滿著矛盾、充滿著情思,一股腦傾斜在那些小詩中,寫得恬淡新奇,把新詩老祖宗胡適讀得笑眯眯”。

    唐德剛後來把這段故事寫進為心笛詩集《貝殼》(台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所作的長篇詩序中。唐2009年末辭世,心笛聞訊倍感震驚和沉重。她在信中說:“斯人已逝,一切皆成絕響,好在書在文在。他是我們當年白馬社後來的出色人物。……唐夫人來電話囑我寫文故我寫了篇《白馬社詩人唐德剛教授》寄給台灣的《傳記文學》(雜誌);如蒙發表將是在明年一月份的刊物上。唐教授對我的新詩鼓勵極大,他是我詩路上的知音與貴人。斯人已逝,可不悲哉……”

    1954年,幾個中國青年留學生在美國紐約,自發組織了一個社團“白馬文藝社”。“白馬”取玄奘白馬印度取經之意,特加上“文藝”二字,為防在當時複雜的政治社會環境中被人誤會作別的理解。愛好新詩寫作的這個小群體是真誠而樸素的,很受當時住在紐約的胡適的關心和重視。胡適關注和喜歡白馬社,毫無名利可圖,而是性情和興趣使然,正像唐德剛所說,“胡先生最喜歡讀新詩、談新詩和批評新詩”。

    白馬社沒有什麼會章、口號和入社資格,存在的年月也不過四五年,不過它長久地留在那些學人心底,也在“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國白話新詩發展史上留下了獨特的一筆。唐德剛後來在《胡適雜憶》中寫道:“白馬社實在是個令人懷念不置的文藝小社團。它是個不聲不響的朋友們之間的純友誼小組織。它沒有20年代‘創造社’、‘文學研究會’,乃至後來‘新月派’、‘語絲派’那種挺胸膛、拍脯子十分自負的習氣。它也沒有30年代‘左聯’那種‘怨誹而亂’的滿肚皮不平之氣。它隻是個恬淡無欲的業餘組織。它和它前輩那些文藝組織的不同之點是前者是職業性的,後者是非職業性的。職業性的就有欲,非職業性的就無欲。在美學上,無欲的形象比有欲的形象就要美得多了”。心笛幾十年的新詩寫作一直是“業餘”,當然也就“無欲”,因而得以長久和延續,保留了詩境中最純粹的韻味。

唐德剛現在中國大陸地區以作家、口述曆史學家聞名,如他的《胡適口述曆史》、《李宗仁回憶錄》、《顧維鈞回憶錄》、《梅蘭芳傳稿》、《史學與紅學》等廣受好評,洛陽紙貴。但鮮有人知,他還是活躍的新詩詩人。五十年代中後期,時任白馬社長的顧獻樑曾應聘赴台,和唐商量,想在台出版一本白馬同仁的新詩合集,於是唐交上自己的詩稿。不料此事後來流產,詩稿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有人估計,唐德剛大概“有唐詩三百首”,不過唐自己覺得,“沒那麼多,但我想唐詩一百首上下大致是有的”。2004年,由心笛、周策縱合編的《白馬社新詩選——紐約樓客》終於在台灣出版面世,收錄了艾山(林振述)、黃伯飛、周策縱、李經(盧飛白)、唐德剛、心笛(浦麗琳)六位當年詩社成員的280餘首新詩。白雲蒼狗,距離上次的出版動議,時光已經過去了50年。

(二)胡適先生笑咪咪
    心笛入白馬社,大概與胡適早前對她詩歌的欣賞和推薦有關。50年代初,閑居紐約的胡適,常去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圖書館看書報,與在那裏工作的唐德剛、顧獻樑成為忘年。唐、顧兩人起社時,胡先生想必大力推薦了這位還未見過的詩人“心笛”。

   最早的白馬社友不過6-7人,心笛年齡最小,二十剛出頭,是社中的“白馬公主”。每到周末,各人乘車輾轉彙集到曼哈頓80街上一個朋友開的小店中,幾把椅子圍坐,開始時連杯茶都沒的喝。參加者都是“一字號的新詩起家,厚著臉皮彼此朗誦各式各樣的新詩”;心笛常坐在屋角裏,靜靜地聽,看“他們”吵吵鬧鬧。多年後,她回憶說,她把每周參加白馬社會,看成和赴教堂禮拜沒有兩樣;社友都是極有才華的人,多數自大陸來到美國,雖然當時尚無名氣,卻都是有實質的人士。

    心笛30年代初生於北京清華園,在南京和台灣上中學,1950年赴美讀大學,先在新英格蘭,1954年轉往紐約,大學以後的時期都在美國度過。大學期間,心笛就用此筆名,悄悄向《少年中國晨報》(舊金山版)投稿。這是一份免費寄贈所有中國留學生的讀物,主要訂戶是華僑社會。心笛的詩在字印得相當大的報上刊出後,還獲寄來一兩美元的稿酬。這些小詩恰好被胡適一一讀到,並特別稱讚她作品清新的風格。

    胡適曾通過報社給心笛轉來一封英文信。報社編者轉信時,附了一封短箋,建議她寫信向胡適先生致謝並“拜胡適先生為老師”。心笛接信後既感激又不安,覺得自己微不足道,沒有資格去“打擾”胡先生;幾次提筆,又數度放下,那封“致謝兼拜師”的信最終沒有寫成和發出。此後的多年間,心笛與胡適先生在不同場合有過幾次短暫的見,每次都得到親切鼓勵:“你寫得很好,要多寫寫,該多寫寫”;“把你的稿子整理整理,拿來給我看看,可以出一個集子”。這一切都成了心笛珍貴的回憶。在胡適仔細評閱下,心笛的詩被選為新詩前途的象征,是“白馬社”中第一流的傑作;胡適稱心笛是五十年代“中國新詩裏程碑”。而唐德剛讚她是,“我們奄奄一息底現代詩/八十年代底新榜樣、新希望”。

(三)詩海拾貝
    世界詩詞協會終身名譽會長、台灣著名詩人鍾鼎文先生曾為心笛的詩集《貝殼》(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1年)寫了一篇長序。其間,他試著解釋為什麼胡先生欣賞心笛。他說:“在我的印象中,適之先生在中年以後,很少有新詩人能博得他的嘉許,而心笛女士卻是少數能受到適之先生青睞的新詩人之一。如果心笛女士這本詩集《貝殼》能在適之先生生前問世,也許適之先生樂於為之作序,輪不到他的學生我的頭上”。他接著寫道: “不誠無物,不真無詩。心笛女士是虔誠而謙虛的人,在海外默默的寫詩,寫她真實的感受,從未想到什麼‘知名度’,這樣的詩才是真詩”。那首與詩集同名的詩<貝殼>,是心笛寫於1950年的早期詩作代表,也許正是令胡適先生看了頻頻點頭的。

<貝殼>
來自海底的深處
卻沉默無言
褪了色的光彩
訴說著當年
浪濤衝淡的紋路上
仍倔示強堅
在沙粒閃爍的夢幻裏
帶我走近了海邊

    冰心是心笛父親浦薛鳳的老朋友,抗戰勝利後在南京見過“那時還是一個聰明俊俏的小姑娘”的心笛。相別三十多年後,1983年心笛隨美國的訪問團回國,特意拜訪了冰心。1984年,心笛再次回國,這次專門在冰心家做客,她們朝夕相處了三個星期。冰心後來記述:“我真是喜歡她,她心裏充滿了愛,她真摯深沉地愛著她的祖國,她的同胞,和她周圍一切的人和物”。冰心先生把這段相處生活寫成一篇小說<>,收錄在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冰心著譯》選集中。

    冰心說:“她用祖國的文字,像潺潺的流水般自由暢快地寫出她心裏的生活中的忙迫和因懷鄉和寂寞而引起的淡淡的哀愁。…… 我自己喜歡她的沒有標點符號,有時分段,而多半是不分段的自由寫法。…… 她在<長城>這首詩中,就有自己的見解,她沒有他人對長城所共有的自豪感,而是說:‘比長城還長的悲慘故事/是多年來老百姓的日子’。她的<移植>中的末一節說:啊中國的幽蘭/隻放香在中國古老的土地/祖傳的傲骨和氣質/使你永感移植的苦淒。”冰心1989年為心笛詩集寫了序言,這本名為《摺夢》的詩集1991年在香港出版(黃河文化出版社)。

(四)“紐約樓客”及其他
心笛的詩都不長,極少長篇巨製,她很注意學習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韻味、節奏和美感,在短小的片段和展現中間,傳遞出觀察、意象和情感。這種詩歌,正如音樂短歌或小品,須在短暫的時間和篇幅內贏得讀者,正是最要功力,也最顯真性情的。心笛年輕時學過音樂、繪畫和舞蹈,自然為她的詩作添增了養分和氣韻。

   心笛的詩作產品可分為幾大部分:早年詩(1950-1954)、紐約詩(1954-1958)、主婦詩(1972-1982)、近年詩(1982-2002)。幾十年來,心笛作詩常利用生活的縫隙和邊角,許多靈感在高速公路上飛馳而來。她說:“在上下班的公路途中,有時車輛擠塞,行速慢或停停頓頓時,我往往會尋報紙,或抓起超級市場包菜物的紙口袋,七斜八歪地,把閃過心頭的感想,零星地塗寫下來。許多意念或字句,有時來不及記下,也就一掠而去,再也記不起尋不回了”。正像她在<摺夢>一詩中所說的:點點滴滴地把夢剪小摺平,放入旅行袋中,也許,有一天,再把那摺藏起的夢取出,慢慢展開。

   心笛有一個圖書管理員兼家庭主婦的中年。在她的筆下,“髒碟碗催人老”的廚房,變成了另一個不尋常的詩歌園地,生長出一片趣味盎然、別具風致的主婦詩:一隻成天炒菜煮飯焦了底的鍋,一架吸塵器、鍋中翻滾的餃子、屋角的冰箱以及爐灶旁的廚婦,都可牽手時光、負擔、單調和感歎等,徑自邁步走進詩鄉。

    她的紐約詩更具強大而廣泛的共鳴共振影響力。在編白馬詩友合集時,她特選自己的一首詩的標題——“紐約樓客”,作為書名,足見她對其象征意義的看重。“紐約樓客”(New Yorker)是把意譯和音譯巧妙結合,並稍作擴展:當年青年學子客居紐約,寄身高樓一鬥室之中,上不著天、下不接地的窘態和自嘲皆在其中矣。<紐約樓客>詩頗有幾分中國詩詞長短句的韻律,是心笛紐約詩中的代表:

<紐約樓客>
大雨已至
風聲煩淒
紐約的塵埃死不去
樓頭旅客空泣

關在磚牆灰簷裏
鬧聲雜亂不齊
鐵門掩不住愁容
小窗吐不完歎息

風為何風
雨為何雨
人為何人
謎就是謎

恨就在
手摸不著天
腳也不常踩著地

唐德剛對<紐約樓客>詩非常喜愛。他在自己的詩裏寫道,“我們都是<紐約樓客>/住在人腳底下;也住在人頭上。…… 偏愛就偏愛吧。她說出我們紐約流浪漢,自己說不出底滿腔心事”。

    心笛的另一首詩<散工後>,狀寫紐約後街夜晚間的情景氣氛:“硬街頭/點著一二三四五個水龍頭/失去榮耀的陰溝/吐著白氣/沒聲沒形沒嗅//鐵樣的門鎖著/鉛樣的窗關著/鋼骨水泥牆圍著/這是散工後紐約市的大樓//抬起頭/一窄片死灰的天/朝前顧後/沒樹沒鳥沒狗”(1956年)。凡曾親身到過紐約者,都能體會她勾勒圖景和捕捉氣氛的犀利。這種冷靜觀世界品人生的詩還有一些,比如<行人>:人行道上/被碰走了年輕/人堆裏頭/給擠掉了熱心/失落的/無處尋/老了/冷了/也得行”(1972)。這些詩句毫無女性纖弱,反而是頗具力道的。

    另有一些短句精致真誠,如一石蕩生漣漪,轉瞬間引發讀者共鳴。比如,“家人/是心頭的一串佛珠/默默念著/數了又數”(<佛珠>);“前生修得/一首好詩/朦朦朧朧/似秋晨的霧//秋晨霧罩著/潔白而迷人/展開紙/輕輕地/請不要朗誦/別驚醒了詩句/別驚走了霧”(<驚霧>)。意境內斂而溫暖。

台灣詩人綠蒂說:“不論寫少女夢想、鄉愁、家居生活或記述歲月的痕跡,(心笛)都能以其獨特的手法,沒有艱澀的文字,不用玄虛難懂的意象,平凡中見其優美輕逸,即使寫的是身邊瑣事或心中雜感,亦能不落俗套,詩意盎然。讀者很容易進入她塑造的境界,分享她喜悅的憧憬或憂傷的記憶”。恰如冰心、鍾鼎文、周策縱、柳無忌等幾乎所有詩評人所說:讀者要認識心笛,要理解她的詩,還是要自己仔細地去讀她的詩。

(五)尾 聲
    寫詩不是心笛的職業,卻是她的生活方式。她就是詩。近一二十年間,陸續出了幾本詩集,流傳不廣,但心笛依然如故,慢慢地品,細細地思,靜靜地寫,從未停筆,從不張揚。一首以<>為題的小詩,或許概括了她多年的詩路曆程:

<>
年少時
曾愛用紙做隻笛
在無人的林中
讓稚心吹唱小曲

年長後
連年奔路倦與疲
笛兒悶不出聲
靜藏旅客行裝裏

如今是
氣衰發灰日西移
取舊笛
輕試幾聲破曲

    前不久,心笛傳來幾首新近之作。自然,這幾年,周圍的朋友、當年的詩友,如周策縱教授、黃伯飛教授、唐德剛教授等紛紛仙逝,令人感傷。不過,心笛在詩中對故人對友情的深思追念,一如既往地充盈著美感和沉定:

<冷霧裏>
一個個
就這麼不見了
像秋冬的落葉
冷霧裏
回歸大地

寒寒暑暑
匆匆忙忙
綠綠黃黃
跌跌落落
冷霧季節裏
悄悄消失

曾點亮火光
唱動人的歌
高聲笑過哭過
終空寂凋零
一個又一個
像秋冬的落葉
回歸大地
沒說再見

<片刻>
片刻靜觀
宇宙生命

懶懶的下午
看白蝶驚驚訝訝地 撲飛而過
小雀在電線上輕輕 抖落羽片
萬綠默默 而生
細草微風中 擺搖

靈魂獨飲
這清靜的片刻


(全文完。曾刊發在《傳記文學》雜誌20106月號。)


我知道的艾山

○于建一

19875月,我从北京自费来到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州立大学(LSU)。一周后,在侨社活动中,同餐桌的一位老人听说我是从北京来的,说他也在北京读过书,现在和夫人都在南方大学教书。

老人原名林振述(Dr. Paul J. Lin),笔名艾山,另一笔名林蒲是他的老师朱光潜以他的英文名的译音书赠的。艾山身材不高,前额饱满,性情温厚沉静。他祖籍福建永春,少时全家迁至泉州。1938年在西南联大英语系毕业后与同学陈三苏(羽音)结婚。次年,受聘于贵阳花溪清华中学。

1948年艾山带着胡适写的推荐信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5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五十年代,艾山与美术史专家顾献樑、历史学家唐德刚等在纽约发起组织了《白马社》。随后文史家周策纵、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主任周文中、《未央歌》作者吴纳孙(鹿桥)、耶鲁大学教授黄伯飞等相继加盟。胡适称之为中国新文学运动海外第三中心。八十年代初,艾山应挚友《红楼梦》法文译者李治华之邀加入欧洲华人学会。八十年代中,艾山又应菲律宾《联合日报》总编施颖洲之邀参加菲华文艺协会。

在北大(沙滩红楼)读书时,艾山是“新诗座谈会”的负责人,他的诗受到闻一多、朱光潜、林徽因、李治华的喜爱。唐德刚称他是诗坛上的老革命,闻一多先生的得意门生。

站在艾山家上万册的中英文书架前,我愣住了。第一次见到家里也可以有这么多书。

艾山英译《道德经》

八十年代初,《纽约时报》列举了世界十大最有影响力的经典名著,《老子》名列榜首,全部英译《老子》有近百种版本。路州南方大学哲学系主任艾山历经十年寒暑,翻阅了上千册有关书籍,以渊博的学识和中英文的深厚根底翻译了《老子道德经暨王弼注》。名家评论《老子道德经王弼注》乃是首次英文全译本,臻于信、达、雅之境。1977年由美国一流学府密西根大学编入《中国研究集刊》出版,被专家推崇为英文最佳译本。被各大学采用为课本和主要参考书籍。


1980年林振述(左)与沈从文

艾山是哲人,喜欢思考。艾山研究老子哲学数十年,悟出三句话概括老子的思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他常说,人本无为而来,若样样事情都想强求,结果把自己囚入名利的樊笼。做事应求尽职,不必强求结果。至于功成之后,其毁誉皆属尘物,何必强自居功呢?大家互相尊重,社会就会出现融洽的局面。听他谈话像是拉家常。而他虚怀若谷的谈吐,庄严中见其洒脱,情深处见其清明。听他缓缓道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人生哲学,自是受益不浅。

认识了艾山,自然对哲学也就有了兴趣。我在LSU哲学系选修了一年的数理逻辑。在国内学的是计算机和电子工程专业,读这门课也比较轻松。

艾山常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孝敬自己的父母时也应该关心别人家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也应该想到别人家的孩子。”以此来点拨大家对社会的爱心。

艾山是冯友兰的学生。退休前是路易斯安娜南方大学哲学系主任、终身荣誉教授。LSU哲学系的一位中国教授曾想为老人筹办学术研讨会。他婉谢了。这是对你学术的肯定,我劝他。他眯着眼睛看着窗外,淡淡地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不必麻烦了,身后由人评说吧。”在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艾山有一颗东方隐士清悠恬淡的心。

艾山为师 弃理从文

艾山是哲人、文人和诗人。他的学识、修养令人仰慕,他的成就已有名家定论。他遇事从容,做事认真的生活态度一直影响着我。在艾山的指导下,我从阅读到发表文章。

1995年春天,我回北京探亲。作为艾山的信使,我拜访了钱伟长、贾芝、任继愈、汪曾祺、邵燕祥、杜运燮等前辈,在这些前辈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情怀,对生活的淡然,对事业的执著。

2004年,我在休斯敦筹办第一家简体字版周报《华夏时报》,这种情怀找到了寄托。当时的想法如艾山作品中所写:“我的心像青草/吸食废墟泥土/细心编织绿原/作着可能/铺设途路的试探……”

报社如一叶小舟,风雨兼程了八年。我们不敢妄谈使命,只是传承一种文化和理念。

哲人其萎 诗人千古

1996年春,84岁的艾山因病去世。

艾山爱说:“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常两手一摊,带着福建口音半开玩笑地说:“有什么,该走的时候就走了。”华风社聚会时,老人还和会友争论“发”所代表的不同词义。几天后,他就出发了。让大家醒不过味来。

95岁的顾毓琇老人送来挽联“哲人其萎 艾山诗人千古”。华风社出版了《艾山散文纪念专辑》,选录了老人文集和诗集中的代表作品。

那年,俄罗斯芭蕾舞团来演出,我临摹了剧照中的白天鹅。艾山看后问:“你会画观音吗?”“你不信佛,怎么对观音感兴趣?”我问。他一字一顿地说:“观音慈蔼、安详。”当我从北京请回一幅友人画的观音像送他时,他说:“你画来给我。”我不是佛教徒,还没培养出画观音的情绪,老人就远行了。

一位曾在国内数学大赛中获奖、教授大学数学的朋友对我说:“数学的上面是哲学,哲学的上面是宗教,宗教的上面就是艺术了。”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我无从得知。艾山是哲学家,研究宗教,却不从属任何教派,但他喜欢端庄、慈蔼和安详的观音。

艾山没有完成他的一百多万文字的整理,在中国的宗教史和文学史上犹如一颗逝去的彗星。“学贯中西一代哲人,春风化雨桃李成荫”。九年师生情,音容宛在。夜静时,捧着艾山的文字,常潸然泪下。

清華校友總會

转自 美国《华夏时报》 20127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