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清代學術概論》(梁啟超 1921?)

 胡適日記: 1921.5.2日說 《清代學術概論》的原稿他看過並給些建議
日記中說希望寫書評說此書的得失.  這似乎連同胡適一直有心寫 《清代思想史》等. 相關的論文很多 都沒出版
 此次查Wikipedia 才知道此書有英譯. 

目錄

序……………………蔣方震
自序
第二  自序
清代學術概論 
一《清代學術概論》導讀
二節目提要
三自序
四第二自序
1 [論時代思潮] 
2 [略論“清代思潮”] 
3 [清學的出發點] 
4 [顧炎武與清學的“黎明運動”] 
5 [閻若璩和胡渭] 
6黃宗羲和王夫之] 
五附錄清代學術概論序
六校訂贅語


目錄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章 胚胎時代 
第三章 全盛時代 
第一節 論周末學術思想勃興之原因 
第二節 論諸家之派別 
第三節 論諸家學說之根據及其長短得失(闕) 
第四節 先秦學派與希臘印度學派比較 
第四章 儒學統一時代 
第一節 其原因 
第二節 其歷史 
第三節 其派別 
第四節 其結果 
第五章 老學時代 
第六章 佛學時代 
第一節 發端 
第二節 佛學漸次發達之歷史 
第三節 諸宗略紀 
第四節 中國佛學之特色及其偉人 
第七章 (闕) 
第八章 近世之學術(起明亡以迄今日) 
第一節 永歷康熙間 
第二節 乾嘉間 
第三節 最近世 
清代學術概論 
自序 
第二自序 
 
 
 
 
 
 
 
 
 
 
十一 
十二 
十三 
…… 
新史學 
學與術


清代學術概論 - 中華百科全書

 清代學術概論,梁啟超撰,中華書局印行。著者以為有清一代學術,卓然成一潮流,帶有時代運動的色彩者,在前半期為考證學,在後年期為今文學,而今文學又實從考證學衍生而來。是書記述,遂以此兩潮流為主。

        清代思潮乃對於宋明理學之一大反動。其動機與內容,皆與歐洲之「文藝復興」絕相類,故言清代「二百餘年間總可命為中國之文藝復興時代」。其學術「以實事求是為學鵠,饒有科學的精神,而更輔以分業的組織」。

        學術盛衰之跡分為四期:一、啟蒙期:顧炎武胡渭閻若璩等倡「舍經學無理學」之說,教學者脫宋明儒羈勒,直接反求之於古經。而若璩辨偽經,喚起「求真」觀念,渭攻「河洛」,掃架空說之根據,於是清學規模建立。二、全盛期:惠棟、戴震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為正統派,以戴為最重要。其治學根本方法,在「實事求是」、「無徵不信」。研究範圍,以經學為中心,而衍及小學、音韻、史學、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輯逸等,而引證取材多極於兩漢,故亦有「漢學」之目。三、蛻分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人物。自閻若璩攻偽古文尚書,漸開學者疑經之風,於是劉逢祿大疑春秋左氏傳,魏源大疑詩毛氏傳,若周官則宋以來固多疑之,康有為乃綜集諸家說,嚴畫古今分野,謂凡東漢晚出之古文經傳,皆劉歆所偽造。又宗公羊傳「孔子改制」之說,謂六經皆孔子所作,堯舜皆孔子依託,而先秦諸子,亦罔不「託古改制」,實極大膽之論。弟子梁啟超以教授著述大弘其學,然啟超與正統派因緣較深,時時不慊於其師之武斷,故末流多有異同。有為、啟超皆抱啟蒙期「致用」的觀念借經術以文飾其政論,頗失「為經學而治經學」之本意,故其學不昌而轉為歐西思想輸入之導引。四、衰落期:清學之蛻分期,同時即其衰落期。顧、閻、胡、惠、戴、段、二王諸先輩,非特學識淵粹卓絕,即行誼亦至狷潔,及其學既盛,舉國希聲附和,浮華之士亦相競趨,頗為社會所厭,且茲學犖犖大端,為前人發揮略盡,後起者率因襲補苴,無復創作精神,即有發明,亦皆末節。而其人猶自倨貴,儼成一種「學閥」。今古文之爭起,互相詆諆,缺點益暴露;海通以還,外學輸入,學子憬然於陳舊之非計,相率吐棄。正統派死守最後之壁壘者為俞樾、孫詒讓,皆得統於高郵王氏,樾弟子章炳麟,智過其師,好談政治,稍荒厥業。

        綜觀二百餘年學術史事,其影響於思想界者,一言蔽之,曰「以復古為解放」。第一步,復宋之古,對王學而得解放。第二步,復漢唐之古,對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復西漢之古,對許鄭而得解放。第四步,復先秦之古,對於一切傳註而得解放。其所以能得解放之效者,則科學的研究精神有以啟之。

        梁氏體認,我國民確富有「學問的本能」,一面盡量吸收外來之新文化,一面仍萬不可妄自菲薄,蔑棄其遺產。每一時代文化之進展必賴為學問而學問、且性耿介其志專一之人。學問之價值,在善疑,在求真,在創獲,所謂研究精神者,歸著於此無。(程光裕)

2008 人民出版社《清代學術概論》版本之附錄:中國古代學術流變研究此次重刊,使用朱維錚先生的校注本,詳列全書的篇目提要,附有2萬餘字的導讀,希望有益於讀者。
《莊子·天下篇》釋義
荀子評諸子語彙釋
《韓非子·顯學篇》釋義
《尸子·廣澤篇》《呂氏春秋·不二篇》合釋
《淮南子要略》書後
司馬談《論六家要指》書後
《史記》中所述諸子及諸子書最錄考釋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考釋
漢志《諸子略》各書存佚真偽表

 《清代學術概論》一書是梁啟超致力於近代史學的重要著作之一。《清代學術概論》論述清代學術三百年的演變歷程,將清代學術分為啟蒙、全盛、蛻分三期,全文雖僅七萬餘字,卻詳盡地論述清代學術的階段趨勢、時代背景和主要成就,並加以評價各家主要學者的歷史地位,對清代學術的演變聯繫做了宏觀的論述,被譽為「無所不包」的著作。

清代學術概論》由梁啟超著於民國九年(1920年? )。原題《前清一代思想界之蛻變》,本是梁啟超為蔣方震《歐洲文藝復興時代》 (HC: 此書臺灣商務有人人文庫版)  所作的序,寫成之後,序的篇幅和蔣方震書相當,於是單獨成書。《清代學術概論》共33章。1936年收入《飲冰室合集》作為《飲冰室專集之三十四》。
《清代學術概論》一書1959年徐中約譯成英文(哈佛大學出版)。

[編輯]書目

  •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中華書局)第8冊《飲冰室專集之三十四·清代學術概論》
  • Intellectual trends in the Ching period (Ching-tai hsüeh-shu kai-lun) By: Qichao Liang, tr. Immanuel C.Y. Hsu;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 2 )
《清代學術概論》  [保存到相冊] 
  在12月6日晚,匡時拍賣舉行的“南長街54號藏梁氏重要檔案專場”中,清代學術概論講稿以368萬元成交!此冊共二十七紙。《清代學術概論》初稿著成於1920年10月,前後15天便完稿。史學界一直很好奇梁啟超為何如此有限的時間完成這部曠世鉅作,原來任公1918年在天津飲冰室給子女們講學時已打好了“腹稿”,即此件1918年的稿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