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陳省身:"北大有胡適之, 清華有體育館*。" / 姜立夫/ 唸完陶淵明的擬古其九胡適與傅孟真相對痛哭!.






 1949年《胡適日記》是王兆熙兄所贈的英國製 the Dataday Diary for 1949  這是家百年老店* 2012還存活。胡適用的應是Desk Diaries 系列的A51PAS A53PS / WO5PAS  (該公司不知為什麼取Pepys London Diaries 系列? 因為這17世紀的名家用的代碼/密碼寫的日記甚詳,不像胡適1949年逃亡上海,被共產黨當「戰犯」,被蔣介石說要他「去美國走走」;沒帶什麼書出來,所以上海幾家圖書館等找書讀。每天的日記多最多數行。換句話說這是最狼狽不堪的一年。

*About Us
In 1839, only a few months after Charles Dickens wrote Oliver Twist, the TJ & J Smith partnership was formed in London to manufacture a range of fine diaries, almanacs, quill pens and special metallic paper.
----
此一記事讓我想起故友劉仲庸。我想起約2006年劉仲庸先生為我從日本帶回新鄉重夫設計的《小行事/記事》本,我有點失望,沒有想像中的創意,其實我應該再努力研究一翻,可惜現在不知藏在什麼地方。
---
1959.12.25 胡適為陳省身寫陶淵明的擬古》九首之九
原件 可見: http://www.mh.sinica.edu.tw/koteki/file1_3.aspx

談起11年前(1948)逃到南京在北大校慶談話與傅斯年唸到陶淵明的擬古》九首之九,唸完後我們兩人相對痛哭!......

這首擬古記在1949.1.2 日記中。胡適一生元月初的日記,一向都很充實。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1953/5/15 胡適致中研院朱家驊信,可能是已請陳省身幫忙連絡大數學家

Hermann Weyl (1885-1955) 講學的事。


胡適之晚年請陳先生回國講學......

據胡適的祕書王志維寫的"談兩個故事" (1966.12.17 徵信新聞)
1959.12.25 胡適為陳省身寫 陶淵明的擬古
原件 可見:
http://www.mh.sinica.edu.tw/koteki/file1_3.aspx


談起11年前(1948)逃到南京  在北大校慶談話與傅斯年唸到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
唸完後我們兩人相對痛哭!......


*其九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①。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②。翩翩新來燕③,雙雙入我廬。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④。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⑤。我心固匪石⑥,君情定何如?




幾年前,陳先生在南開過世。他不會料到台灣海峽是"一邊一國"....當然,可能只有數學無國界....可以"獨自"做學問。

陳省身 1987年在新竹清華講我的若干數學生涯
講1930年代北京的學生的一個說法:
"北大有胡適之, 清華有體育館*。"   陳省身文選


*清華的西體育館被命名為「羅斯福紀念體育館」(Roosevelt Memorial Gymnasium),並在面牆上鑄其雕像(1950年代被中國共產黨方面作為「帝國主義侵略」象徵被剷除)。

  • 作者:陳省身/著
  •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頁56
  • 出版日期:1993年
  •  
  •  
  •   二本《陳省身文選》基本相同
    聯經本後出版稍微改善/豐富


    幾年前 陳先生在南開過世 他不會料到台灣海峽是"一邊一國"....當然 可能只有數學無國界....可以"獨自"做學問



    《陳省身文選:傳記通俗演講及其他》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

    前言
    1傳記
    2兩位老師的教學工作
    3在國際數學大會的報告
    4其他報告
    5書序288
    6展望304
    附錄
    人名索引
    編後記


    陳省身 1987年在新竹清華講我的若干數學生涯
    講1930年代北京的學生的一個說法:
    北大有胡適之 清華有體育館"
    ----《陳省身文選

  • 作者:陳省身/著
  •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頁56
  • 出版日期:1993年
這是一本數學家談數學的文選,是一本以通俗文字討論專業問題的文集。「傳記」部分評述作者學術生涯及師友交遊的情形,生動的刻劃一代數學 大師從誕生到 圓熟的心路歷程;「通俗」演講則以微分幾何為中心,深入淺出的介紹二十世紀幾何學的研究趨勢與成果,並指出日後努力的方向。前輩學者期許中國成為數學大國 的心情,溢乎言表。全書兼具科學、人文、教育及史料價值,從事數學研究與教學者,固然受用匪淺;當作成功者的傳記來看,亦無不可。


作者/譯者/編者.簡介
中國最著名的大數學家陳省身教授,1911年10月26日誕生於 浙江省嘉興縣。 15歲入天津南開大學數學系,23歲留德,25歲得博士,即從法國大數學家嘉當(Cartan)遊。陳先生才高八斗,文旌所至,世界數壇為之震動。陳先生 傳世文章百餘篇,美國博士弟子41人,國人如楊振寧、王浩、吳文俊、丘成桐等皆受教。先生流風廣被,當今中國數學家可謂人人受惠。先生復有長才,各方殷望 借重,因此先後創始了中研究數學所、柏克萊數學所、南開大學數學所。  陳先生性格淡泊,也以此教人,平生得獎無數,如沃爾夫國際大獎等,也不以為意。一 代大數學家,高山仰止,不僅是經師而且是人師。



陳省身教授的講話
諸位朋友們:
今天很高興來參加薑先生一百週年紀念會。 到此地對於我來講有非常多的感慨,因為我頭一次上姜先生的課是1927年,那時候我在讀南開大學二年級,姜先生剛巧到廈門大學請假一年回到南開,我想我上的課是高等微積分。 我們今天看見這麼多的人參加這個紀念會,中國有這樣大的數學隊伍,而我當時在南開的時候,我和吳先生是同班,我們班上學數學的學生只有五個人。 我今天看見了王端馴女士,她比我高一年,她也是南開數學系的,我想她這班念數學的人大概只有一兩個。 所以我完全同意吳先生所說的話,中國在六十多年以來有非常大的進步。 姜先生一向對於我的學業很注意,並且待我很好,我上了他一年課之後,就做了南開大學數學系的助手,替姜先生改卷子。 他那時一個星期三堂課,每堂課都有習題,每堂課都要改卷子。 我一個月拿十塊錢,工資是十塊錢,非常快活。 剛才講姜先生的業績,他是中國近代數學非常重要的創始人。 因此,南開數學系在中國近代數學發展中起了一個很大的作用,大部分都是姜先生的功勞。 他的業績吳先生剛才已經講得很詳細了。 我特別願意講一講吳先生所提的第五點。 我想我們紀念姜先生,對於姜先生最可以敬愛佩服的,是他的為人和他的道德。 

在我做學生的時候,一九二九年,胡適先生曾有篇文章。 我是十分敬仰胡適先生的。 他的話我大多都同意(不過這個就不提了),至少這篇文章,他講中國有兩位現代聖人,一位是張元濟先生,他當時是上海商務印書館的總編輯,是戊戌維新的參加者。 因此他丟了官,後來對於中國的教育文化做了很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商務印書館的工作。 第二位是姜立夫先生。 他所提的現代兩位聖人中,姜立夫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姜先生最大的好處,剛才吳先生已經提過了,是他的公正、無私,對於許多事情他邪正分別得很清楚,但是他不大表示。 有時候他是比較內向的一個人,但對於是與不是,他的界限看得非常分明。 因為這個原因,國內科學界、教育界信任他。 所以在很多年的時間裡,姜先生是中國數學界最主要的領袖,國家關於數學的許多大政方針都是姜先生在領頭。  

姜先生是一個很儉樸的人,我們當時上課,我不大注意人的衣著,不過姜立夫先生西服褲的底腳離地面很遠,就是說完全是件不時髦的老西服。 在這點上我更同情他,因為我那時的同學,像吳大任他們都穿西服褲。 我是唯一的男學生不穿西服褲的。 你們知道我那時候的褲子是媽媽做的,一摺拿帶子一捆。 我也不抗議,從小起就這麼一捆,沒有理由要改,所以這一點我很同情他。 我覺得姜先生處事哲學是要做一個平凡的人,他就是要平平凡凡守住他的崗位,在南大做這個數學“舞台”,教了學生把戲唱起來,所以他所做的就是在他的崗上,把事情踏踏實實做好。 我想在當今這個時代,這點是很要緊的。 對於現代的中國是很有眼光的思想。 我個人總想,如果我們現在每個人都守住這個信條,自己就是個平凡的人,把本份的事情做好,中國就有希望了。 我想每個人把本分的事情做好了,中國就有希望了。 我也沒什麼別的話講。 今天大家都很高興,謝謝大家! (根據錄音整理)
1989.1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