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胡適學術文集‧哲學與文化



  • 胡適學術文集‧哲學與文化 出版社:北京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01年



本書收胡適文集約百篇。其中有:實驗主義;杜威先生與中國;五十年來之世界著哲學;孫行者與張君勵等。

本書按照胡適所從事學術活動的各個方面,將有關論著,演講,札記,按照哲學與文化這兩大類輯集而成,力求比較完整地反映胡適學術研究的實際情況。全書內容豐富、文字簡潔、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是一本富有哲理性的科學文集。

詳細資料

top

目錄


胡適學術文集總序
編訂說明
實驗主義
談談實驗主義
杜威先生與中國
五十年來之世界哲學
杜威哲學
新思潮的意義
——研究問題 輸入學理 整理國故 再造文明
《吳虞之錄》序
讀梁漱溟先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附錄一︰梁漱溟先生第一次來書
附錄二︰答書
附錄三︰第二次來書
孫行者與張君勱
《科學與人生觀》序
附錄一︰陳獨秀先生序
附錄二︰答陳獨秀先生(適)
附錄三︰答適之
我們對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
附錄︰機器與精神(林語堂)
漫游的感想
歐游道中寄書
五四運動紀念
打破浪漫病
請大家來照照鏡子
慘痛的回憶與反省
為新生活運動進一解
信心與反省
再論信心與反省
三論信心與反省
寫在孔子誕辰紀念之後
悲觀聲浪里的樂觀
試評所謂“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
今日思想界的一個大弊病
充分世界化與全盤西化
答陳序經先生
中國和日本的西化
中國與日本的現代化運動——文化沖突的比較研究
眼前世界文化的趨向
科學的人生觀
發展科學的重任和遠路
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變革
中國傳統與將來
無鬼叢話
論毀除神佛
歸國雜感
易卜生生義
貞操問題
美國的婦人——在北京女子師範學校講演
……


從1917年因提出文學改良的綱領而在中國思想學術界“暴得大名”,到1962年在台灣一個酒會上因心髒病發作心力衰竭而遽歸道山,在40多年時間中,胡 適在中國思想學術界掀起過巨大的波瀾。在文學、哲學、史學、道德、教育、文化等諸多思想和學術的領域,無論是譽是毀,胡適一貫以“但開風氣不為師”為己 任,做了令人矚目的開拓工作。為著“重新評估一切價值”的需要,在縱橫馳騁的同時,他又以誠篤的精神在許多傳統的學術園圃和若干新的學術處女地上進行了辛 勤的耕耘。余英時先生稱胡適是“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這並非過譽之詞。胡適在近代中國思想學術史上確是一位卓有建樹的啟蒙學者,他 一生的學術建樹及其弱點,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近代中國啟蒙運動成功與失誤的縮影。



胡適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暴得大名”,當然首先因為他提倡文學革命。乍看起來,文學革命只是一種文字體裁的改革,一種形式的解放。但文言文是傳統中國 文人運思與構思的工具,凝聚著自古以來陳陳相因與經驗世界相脫節的意型,古聖先賢微言大義托之以傳,文章詞客思想情感賴之以表,士人能否為官作宰,揚名 聲、顯祖宗,皆曲之以定。因此,鼓吹文學革命與白話文,實際上是在召喚士人們從遠離經驗世界轉向接近經驗世界,從舊的思想方式轉向新的思想方式。“白話文 運動和文學‘革命’普遍展開,也就是將蘊含在這一運動里的‘非古’意識普遍的散播開。而‘非古’即所以為‘現代化’開路。所以,白話文運動也就是中國現代 化運動的開路先鋒”。

胡適作為文學革命與白話文運動的“首舉義旗之急先鋒”,不獨因為他的《文學改良芻議》明確要求建設一種有思想、有情感、反映今日中國的白話文學,替代那種 摹仿古人、無病呻吟、只講排比對仗的濫調古文,成為公認的文學革命運動的第一個宣言書,而且因為他對文學家不敢正視和揭露“天下的悲劇慘劇”,“老老實實 寫天下的顛倒慘酷”,而“只圖說一個紙上的大快人心”,憑空杜撰各種團圓的美滿結局極為不滿,為此,他要求提倡文學革命的人“注重實地的觀察和個入的經 驗”,“推廣材料的區域”,“一切家庭慘變,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適宜,……都可供文學的材料”,“替中國創造出一派新中國的文學”。胡適始終 沒有敢于真正面對中國的嚴酷的社會沖突,特別是中國農村鮮血淋灕的現實,這一致命弱點影響到他所致力的新文學運動以及他本人的命運,但篳路藍縷之功終不可 滅。胡適還強調文學應當講求剪裁、布局、描寫的方法,對于如何寫人、寫境、寫情、寫事,他都有所論列。胡適關于創造新文學的這些見解,對于有志于文學革命 的一代新人是頗有啟示作用的。

白話文學要最終取代文言文學而成為“文學正宗”,除了有意識的鼓吹,還有賴于創造出足夠數量的成功的文學作品。新文學創作的最突出的成就,無疑當推魯迅的 《狂人日記》等不朽名作。胡適的貢獻,則在有意識地鼓吹短篇小說的創作。他說︰“短篇小說是用最經濟的文學手段,描寫事實中最精采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 使人充分滿意的文章”。胡適還翻譯了包括都德、莫泊桑、契訶夫等舉世公認的第一流作家的作品,編為《短篇小說集》出版。

胡適本人的創作實踐,影響最大的是白話詩的創作。還在《嘗試集》出版之前,他就寫了被朱自清譽為“差不多成為新詩的創造和批評的金科玉律”的長篇論文《談 新詩》,鼓吹只有詩體解放了,白話新詩登上文壇,“豐富的材料,精密的觀察,高深的理想,復雜的感情,方才能跑到詩里去”;已至山窮水盡境地的舊體詩,方 能獲得新的生機。《嘗試集》是中國新文學初期第一部白話詩集。盡管這些詩多是“刷洗過的舊詩”,仍未擺脫律詩、小令句調格律的束縛,明顯遺留著舊體詩詞的 瘢痕,但它畢竟起到了召喚劉半農、沈尹默、康白情、朱自清等嘗試創作新詩的作用。文學史家陳子展先生說得好︰“《嘗試集》的真價值,不在建立新詩的軌範, 不在與人以陶醉于其欣賞里的快感,而在與人以放膽創造的勇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